第RB02版: 日报02版
          

市人社局先后组织40余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联谊,共同探讨如何留人,记者对此进行采访后又到部分企业调查走访,发现———技能型人才要待遇更要晋升空间

□本报记者 王利英

 实习生 孙鹏翔

从深圳回到鹤壁工作短短5个月,李朝已经换了3份工作,尽管每份工作见习期工资都超过了3000元,但他说,自己要求的不只是眼前的工资,还希望有晋升空间。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留住人才,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先后组织40余家企业进行联谊,一起研究如何留人,记者对此进行采访后又到部分企业进行调查走访,为企业整理出8条经验。

 

员工流失率最高超30%

工资并非主因

一家服装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他们近两年不断为员工加薪、改善住宿条件,但上半年员工流失率仍超30%。

而另一家工资待遇差不多的服装企业,员工流失率则低于15%。“第二家工厂每天上8个小时班,第一家工厂每天要加两个小时班,工作量太大。”从第一家企业跳槽至第二家企业的一名员工道出了原因。

“从上半年对全市企业用工调查情况来看,企业员工流失率最高的超30%,主要集中在食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内;最低的不足10%,其中制造业、金属镁精深加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用工比较稳定。”市人社局就业处副处长张卫东说。

张卫东告诉记者,食品、纺织服装行业工资待遇并不比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低,员工流失率之所以高,主要由于这些行业大都采取流水线作业,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动作劳动,比较乏味。

针对员工特点

制定留人措施

“要想有效地稳定员工队伍,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用工需求,然后针对员工特点制定留人措施。”鹤壁航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锋说。

田锋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主要从事高端制造业,对员工素质要求较高,因此现有的400余名员工全部从高校直接招聘,平均年龄只有23岁。

“公司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喜欢新鲜事物等特点,购买了图书和电脑供员工自由使用,并开设了电影周,举行了意志力拓展训练、篮球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把员工的心留在公司。”田锋说。

联谊中,30余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反映,招聘员工不能只看学历高低、年龄大小,要看其适不适合公司需求,同时要针对不同年龄层制定不同的留人措施。

让优秀员工从普通

岗位走上管理层

27岁的索昊蕾是天海集团流水线班组长,高中毕业后,做过机械工、店员等多份工作,最后选择去天海集团工作,是因为觉得之前的工作没有晋升空间。在天海集团做了两年半装配工之后,他因表现优异被提拔为班组长,月薪也从2500余元涨到3000余元。 

记者采访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10名学生,他们均表示,希望能够找一份有晋升空间的工作,通过几年努力,能够从普通岗位走上管理岗位。

“不仅要待遇留人还要事业留人”已经成为很多规模稍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共识。但在大多家族企业中,目前这句话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空头支票”。

除了上述留人措施外,联谊中,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还总结出要实施校企合作、合理分配工资和员工福利、将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用企业文化留人、用感情留人和用社保留人等留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