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2版
          

郑州治尘开罚首日抽查工地全“零分”

□河南商报记者 郑筱倩 

 实习生 李恒

 

  按照郑州市规定,7月15日起,所有工地都必须“规矩”到位,治理扬尘。而环境监察人员发现,仍有多个拆迁工地“零”行动。

◆现场◆

抽查工地全“零分”

位于航海路与人和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孙八寨村,已被拆成废墟,砖头、水泥块遍地。工地上,一台钩机正在工作,没有任何防尘措施。

位于航海路行云路附近的张魏寨,“裸露”得更加彻底。在一圈居民楼的中间,建筑垃圾“安稳”地躺着,四周没有围挡,也不见公示牌。

长江路办事处一工作人员称,马上就会清运建筑垃圾。此时,一名自称村民的人突然出来指着环境监察人员和记者说,“喊人把他们撵走”,并宣称建筑垃圾不用遮盖,“创建”以前都不会拉走。

整个过程,那个办事处工作人员一直站在一旁没有吭声。

环境监察人员还督查了管城区十里铺村拆迁工地、管城区南关街民乐里社区拆迁工地、高新区大李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惠济区兴隆铺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经开区西尚岗杨村拆迁工地,发现扬尘治理基本没有行动。

大气污防办工作人员高汇渊说,拆迁工地已成为郑州施工扬尘第一“污染大户”。

◆处罚◆

工地不防尘

每处罚政府10万元

  15日下午5点,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针对这7处工地,大气污防办开出首批“罚单”,按每处10万元的标准,对其所在区政府、管委会予以财政扣款。

高汇渊说,除了财政扣款,大气污防办还将下发督办通知书,要求区政府、管委会对责任单位从严处罚,7日内整改不到位的,将重新追责处罚,“处罚额度可能加倍”。

此外,造成污染被查处的房地产企业,房管部门不得发放房屋预售证;对每年度因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被财政扣款3次以上的单位,以及治理不到位被两次查处的施工企业,是文明单位的奖补待遇降一级处理,不是文明单位的取消“创建”资格一年;外来施工企业造成污染被查处两次以上的,落实“黑名单”制度,取消其在郑州市城建工程中的投标资格。

“大气污防办督查将常态化,市民发现工地扬尘,可拨打12369举报。”高汇渊说。

  (据《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