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一站数小时精准检查确诊患者病情———记鹤煤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副主任赵淑芳
2014-08-12 01:17:56
□本报记者 解静怡
通讯员 尚立平
“今年7月,我因消化道大出血来到鹤煤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当时我病情十分危重,脾气也很暴躁,丧失了治愈的信心,儿女们对我都无可奈何。赵大夫了解到情况后,一连几天来开导我,让我安心配合治疗。如今我已康复出院了。当初若不是赵大夫,真不知道我现在会是什么样!”7月31日,鹤煤总医院消化内科患者陈先生告诉记者。
陈先生所说的赵大夫是鹤煤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副主任赵淑芳。在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赵淑芳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及理想追求都倾注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工作中,用自己的真情和青春呵护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内镜下治疗一站数小时,精准检查确诊患者病情
7月31日,记者来到该院消化内科时,赵淑芳正在为一位聋哑人看病。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赵淑芳用书写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耐心与病人沟通。“谢谢您,以后看病还来找您!”诊治结束时这位患者在纸上写下了这样的话。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消化内科病种复杂、疑难病症多,病情凶险、变化快,要求医生不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综合分析病情和及时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多年来,赵淑芳下苦功钻研,把所学的知识积极运用到临床实践,抢救了无数危重患者,解决了诸多临床疑难问题,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持续腹胀、排便不畅数月,刚开始以为是消化不良没有在意,但后来越来越难受,跑了多家医院都没有查到病因。在鹤煤总医院消化内科,赵大夫为我做了肠镜,发现是我的肠道内长了肿块,经过对症治疗,病情终于有所好转。”患者张先生说。
内镜工作是消化内科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不但为患者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依据,而且为普外科、胸外科的肿瘤病人提供了确诊依据,可谓是医院的核心科室工作。目前,鹤煤总医院每年胃镜工作3000多例,肠镜工作近500例。
赵淑芳在从事消化内科病房、门诊工作的同时,还担任着该院肠镜及部分胃镜的主要工作。由于内镜是活体检查,需要医生在患者胃肠道蠕动下进行观察和操作,而内镜下组织取材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病理结果,因此医生在内镜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为此,赵淑芳在内镜下治疗常常一站就是数个小时,精神高度集中,两眼紧盯着屏幕,双手紧握操作旋钮,为患者精确诊治,确保患者在检查中不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意外状况。
为经济困难病人作担保,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今年我突发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危重,家里困难一时没钱交费。赵大夫毫不犹豫地为我担保,从医院药房先借药给我用上,让我得到了及时救治。出院后,为表示感激之情,我多次想请赵大夫吃顿便饭,赵大夫都婉拒了。”鹤煤总医院消化内科患者孟女士说。
在工作中,赵淑芳视病人如亲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热情、细致的服务和过硬的医疗技术,赢得了病人及其家属的信赖。
“我来鹤煤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时已是深夜,当时情况比较危急,我呕吐不止,还吐到了赵大夫身上。赵大夫没有嫌弃,第一时间为我进行了救治,等我的病情稳定时,呕吐物还在她身上没有洗去。在我住院期间,赵大夫更是每天问询我的病情,根据我病情的变化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让我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康复。”鹤煤总医院消化内科患者李先生告诉记者。
在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赵淑芳经常白天收治病人,完成胃肠镜检查治疗,晚上又值班接诊。几乎所有让赵淑芳看过病的患者都知道她的电话,不论工作还是假日,只要接到患者电话,赵淑芳都会尽量第一时间接听,为患者答疑。
“经常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地工作,身体能吃得消吗?”采访结束,面对记者的疑问,赵淑芳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行业,就要全心全意地把工作做好,把自己的技术和爱心奉献给病人!”
链接:
赵淑芳,女,主任医师,鹤煤集团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河南医学会鹤壁分会消化及内镜副主任委员、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曾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