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一面在亚太搞小动作,一面对中国释放善意信号
美国究竟在玩什么花样?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舞台上最大的看点之一。合作还是对抗?人们争论不断。一面,奥巴马政府在“亚太再平衡”的战略指引下,搞出各种小动作,执意搅乱亚太,从而渔翁得利;另一面,美国精英层又频繁“表白”,释放善意信号。美国究竟在玩什么花样?

几次三番“表白”

 

前段时间,美国总统在接受采访时暗讽,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搭了30年的便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不仅中国媒体反应强烈,美国媒体也认为总统此言欠妥。

美国杂志《外交家》就发表了题为《中国没有在国际安全事务上搭便车》的文章。文章指出,这几年,中国已经承担了不少国际责任,且称奥巴马指责中国“搭便车”的心理很矛盾。美国不可能只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给予中国应有的领导权力和地位。

美国华盛顿智库卡托研究所的外交政策研究主任洛根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就强调:“我不认为奥巴马这么说,是要让中国不舒服,或是轻慢中国。他的评论基本上是在说,他们(中国人)很聪明。”

国务卿克里也赶紧站出来补救。第六次访问亚太的克里就美国的亚太政策发表演讲时,他频频提及中国,并再三强调,美国欢迎中国的崛起,乐见一个和平、繁荣、稳定的中国。

言行一贯“两面派”

 

然而,世界不仅看到了美国几次三番的“表白”,也看到了美国在亚太的大小动作不断。

这厢,美国刚推动同澳大利亚的军事合作,签署一项为期25年的军力部署协议,使得驻澳美军扩大一倍;那厢,美国参联会主席跑到越南,推动解禁对越南的致命性武器销售,并建议从武装越南海军着手。当然,还有那刺耳的“冻结南海行动”三点倡议。更不用提,自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自恃有“老大”撑腰的日本、菲律宾等“小伙伴”们开始了种种上蹿下跳。

说一套做一套,“世界老大”美国在亚太耍起了“两面派”。为什么?

分析普遍认为,美国与中国的交往中,处处体现着矛盾与纠结的心态。奥巴马的“搭便车”论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正如《外交家》文章指出的,奥巴马的评论其实是在含蓄地要求别人帮助它维护国际安全,但美国也很清楚,责任和领导力齐头并进,如果中国真的在伊拉克或其他任何地方有了更为积极的军事存在,美国恐怕会更不高兴了。

也有人指出,诸如奥巴马“搭便车”论等对中国不友好的表态,实质是种“政治秀”,目的是迎合国内对华强硬势力。

中美对抗是灾难

 

在“政治秀”的背后,美国真心要对抗中国吗?真的不见得。

美国其实很清楚,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而中美合作则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之间的利益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1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5200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超过1000亿美元,均创历史纪录。

而且,中美两国无论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还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都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协调。

与中国玩对抗?美国没那么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山姆大叔”会兴高采烈地拥抱复兴之路上的中国。正如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文章总结的,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是逐步构建对华遏制政策的架构,同时又坚决否认它在推行这种政策。

玩火者必自焚。《金融时报》的评论指出,中美两国之间不断增长的敌意,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政策导致的。美国真的该明白,是时候停止无聊的“政治秀”、停止私下的小把戏、真心诚意和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了。(据《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