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 日报07版
          

美国怎样寻找失踪儿童四招制敌遵守“3小时原则”

最近,影片《亲爱的》赚了观众许多泪水。就在影片上映期间,一名7岁女童在江苏泰州失踪遇害。

美国司法部曾对一年期间发生的案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儿童失踪案例近80万起,平均每天就有2185起儿童失踪报告。但在美国,97.7%的失踪儿童能和父母团聚。多年来,美国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失踪儿童干预系统。 四招制敌美国失踪儿童干预系统得以形成,其最初动力来源于纽约小男孩埃坦·帕茨。1979年5月25日,小埃坦第一次征得父母同意独自出门上学,但再也没有出现过。

随后,媒体的大量报道牵动了整个国家的神经。摄影师父亲给埃坦拍的那张咧嘴开心笑的照片,被刊登在覆盖全国的寻人海报上,人们甚至在纽约时报广场的广告牌上看到这张照片。与此同时,这张照片也被印上了牛奶盒的侧面进入千家万户,这就是为期近10年的“牛奶盒寻人活动”。

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全美1800家独立经营的牛奶厂中有多达700家参与了“牛奶盒寻人活动”。尽管如此,小埃坦还是没有回来。1981年,6岁小男孩亚当在百货商场玩游戏时失踪。尽管父母把15万份寻人启事贴满全城。但在16天后,渔民在120英里外的灌溉渠内打捞上来了亚当的头颅。

失踪儿童的家属们都曾对执法部门对此类案件的无能痛心疾首。人们发现,地方和联邦执法部门之间欠缺协调,也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应对失踪儿童问题。在亚当父母和全社会的呼吁和推动下,以亚当命名的“亚当代码”失踪儿童警报系统最早于1994年在沃尔玛超市启用。

至今已有大批百货公司、零售店铺、购物中心、超市、游乐园、医院、博物馆加入。当有访客报告孩子失踪后,店方必须立即获取对孩子的详细描述信息,海报张贴或广播,同时将建筑物所有出口封闭并实施监控。

如果10分钟内不能找到孩子,必须立即通知执法部门。阿灵顿市,9岁的小女孩安伯·海格玛在家附近骑自行车玩,骑到了比往常更远的地方。8分钟后就消失了。4天后,安伯的尸体在几英里外的一条小溪边被发现,惨遭割喉。

当地居民要求当地广播电台比照天气预报,以同样的频率和力度不间断播出失踪儿童的新闻。随后,以安伯命名的“安伯警报”作为失踪儿童警报系统之一正式建立,至今广泛用于美国50个州,覆盖全球18个国家。它利用美国紧急警报系统,透过商业广播电台、卫星电台、电视台及有线电视,甚至电子邮件、电子路牌、无线装置、短信等途径发布报警信息。“安伯警报”近年来也与谷歌、脸谱网络公司,还有手机运营商达成合作,能将消息推送到失踪儿童所在区域的97%居民的手机里。系统所发布的内容由警方决定,通常包含了失踪儿童特征、嫌疑犯特征,以及嫌疑犯的车辆描述和车牌号码。

如果说“亚当代码”解决了儿童在公共场合失踪的问题,“安伯警报”则彻底将失踪儿童和嫌疑犯置于民众的海洋中。失踪儿童的不幸遭遇改变了美国。美国国会先后于1982年和1984年通过了《失踪儿童法案》和《失踪儿童援助法案》。1983年,里根总统宣布埃坦失踪的5月25日为“国家失踪儿童日”。1984年6月13日,美国全国失踪和受剥削儿童保护中心正式成立。

该中心开设24小时免费寻人热线,并与美国联邦到地方各级执法部门紧密合作寻人,其搜寻网络至今已覆盖全球22个国家,加拿大、韩国、英国都建立起了类似组织,所有失踪儿童的信息都在这些国家及地区内传播,并且还会定时为参与方进行搜寻失踪儿童的专业培训。

自1996年至2010年,中心累计发布10409张儿童照片,建立了“照片墙”。在全部解救的8716名儿童中,有205名直接得益于沃尔玛的失踪儿童布告栏。搜救注重“3小时原则”  在美国,搜救失踪儿童,一直非常注重并遵循“3小时原则”。2006年一研究表明,遭绑架且遇害的孩子中,76.2%都在3个小时中遇害的。

当地时间2013年5月24日凌晨2时15分,美国田纳西州的居民都被一条手机推送吵醒了,大致内容是:默弗里斯伯勒市一名8岁男孩失踪,疑被一辆栗色雪佛兰汽车拐走,大家请留意周围,如发现类似车辆尽快报案。

3个小时后,8岁男孩被平安地找回。默市警局根据当时收集回来的来自居民的信息,迅速确定失踪男孩在士麦那一民宅中。拐带者是男孩的父亲,他用弹簧刀刺伤妻子后偷偷将儿子带走,后被控故意伤人罪。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