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APEC会议13年后重返中国意味什么?

今年是APEC成立25周年,也是中国时隔13年再次举办APEC会议。2001年上海APEC会议时,中国的GDP还不到日本的一半,13年后,中国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APEC会议重返中国,无疑让这次北京“年会”具有了13年前不可比拟的含金量。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将会在本届会议中为推动亚太经济合作发挥怎样的作用?

变化>>

从上海APEC会议到北京APEC会议

主场外交”展现中国全球影响力

  

  5日是本届APEC会议最后一次高官会,也拉开了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周的大幕,继亚信峰会后,中国将再次迎来一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主场外交”。“13年前的中国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举办此次APEC会议本身就是展示中国的实力,不仅是经济实力,也包括中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都会在这次APEC会议中显示出来。”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表示。

2001年10月,上海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那时的上海还不具备世界金融中心的气质,中国也还不是WTO成员,亚太还尚未从1997年那场金融危机中完全复苏,世界也正笼罩在9·11事件带来的恐怖阴云中。但上海APEC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在危机时刻增强了各成员应对经济困难、恢复全球经济增长的信心。作为《领导人宣言》附件的《上海共识》为APEC未来发展确定了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议程,正是这些成果,在后来的十余年极大鼓舞和促进了今后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

贡献>>

从“新人”到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六成对外贸易在亚太地区

  13年后,北京成为中国第二次承办APEC会议的城市,而此时,中国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由2001年的1.3万亿美元攀升到2013年的9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亚太地区也日益倚重中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过50%,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将拉动亚洲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亚太在倚重中国,中国在过去13年中也越来越融入亚太。2013年,中国与APEC成员贸易额已占对外贸易总额60%,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83%和对外投资的69%都是在与APEC成员之间进行。

  自身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中国在APEC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增强,话语权的增强也使中国为亚太地区发展做出长足性贡献。首先,中国经济成为支撑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与开放,这和APEC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中国不断提出倡议,例如,金融危机后,中国提出进行金融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是APEC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倡议。

  与13年前上海APEC会议相比,今年北京APEC会议在议题方面有了许多创新,更具有建设性。今年全年,APEC经济体共提出超过100项合作倡议,其中50多项是中方提出,中方还首次倡导在APEC平台上开展全球价值链、互联网经济、城镇化这些新领域合作。

  

挑战>>

亚太经济合作发展有点“散”

中国推动三大突破团结APEC

  为应对APEC在当下复杂的亚太政治经济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此次会议有望在三方面取得新突破:首先是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其次是明确经济改革、创新增长等五大支柱领域;再次是推动并制定《APEC互联互通蓝图》。

目前,亚太地区在经济合作过程中,各种机制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典型的即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一机制虽对区域合作也有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出现竞争,甚至排他性张力。正因如此,中国在此次APEC会议上提出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将APEC成员聚合在一起,对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形成合力,不再任由碎片化趋势发展。这虽然面临挑战,但也为中国成为亚太地区负责任大国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据《新京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