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过硬教师队伍,固牢特色发展根基
2014-11-20 22:38:18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有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办学理念的贯彻,办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靠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去落实。可以说,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因此,要形成办学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教师特长是创建办学特色的根基所在。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创建学校特色如果没有过硬的教师队伍做支撑,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有名而无其实,无从实现。因此,在特色创建中,学校应围绕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设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案,通过各种培训途径,打造一支具有时代精神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并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学校的一些学科教学建设能够领先于其他同类学校。
在特色创建中,教师是关键。教师除了具有教书育人这一基本素质和技能外,还应具有与学校特色发展相适应的特色素质。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在注重教师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提升的同时,还应做到“五个培养”,培养发展教师的特色素质,以推进学校特色创建的健康进行。
一是培养创新精神。学校特色的核心就是创新,有了“新”才有“特”。创新意识是孕育学校特色的温床,没有它学校特色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用心于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广大教师不甘于守成,不愿简单重复传统的观念、行为和方法,对新理论和新经验保持敏感,愿意研究和接受,并敢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新理论和新经验,善于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做实验。同时,要有不怕失败,更上一层,把工作做大、做新,实现自我、超越前人和他人的雄心。
二是培养特色理念。特色理念是一所学校特色发展的灵魂和指南。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直接实践者,学校一切的教育教学行为都需要通过教师日常的、具体的工作行为去落实到实践中。因此,一所学校特色理念形成后,能否为每名教师所接受,成为他们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这一点尤为关键。在特色创建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师特色理念的培养,通过集中学习、强化宣传等有效措施,让广大教师理解、接受并形成学校的特色理念,成为学校特色创建的一个积极因子。
三是培养专业特色。学校特色项目的发展,学生特长、潜能的发掘需要教师专业特色来引领。只有培养一批与学校特色项目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师,教师在专业成长和发展中突出了与学校特色项目相应的专业特色,学校的特色创建才会有人才基础。因此,我们在推进学校特色创建中一定要注重教师专业特色的培养。如为凸显英语教学的特色,学校就应注重英语学科教师的建设,除派送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的英语培训外,更注重校本培训,即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迅速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素养,以适应学校英语学科教学建设的需要。
四是培养名师团队。支撑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大师”比“大楼”更重要。因此,在推进学校特色创建过程中,在注重教师专业特色发展、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名师”的培养,使之在学术上、专业发展上站在特色领域发展的最前端,成为学校特色创建领航人,让学校特色不断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五是培养科研能力。对于教师来说,科研能力就是教师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对每所学校来说,特色创建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只有这些矛盾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学校的特色优势才会不断积累,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地步。因此,在特色创建中,学校要注重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制订鼓励教师参与教科研、开展课题研究的考评制度,让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解决特色创建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