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2版
          

《河南手机报》特别策划“‘县’在进行时———河南县市区巡礼”昨日推出山城区篇:“老工业”的新体系

□河南手机报记者 王天琪

 通讯员 韦晓英 彭葳

  鹤壁市山城区位于巍巍太行东麓、悠悠淇水之畔,这里是一个独具魅力、充满活力、蕴涵巨大发展潜力的县级行政区,是河南煤化基地、中国中部陶瓷基地和鹤壁工贸中心,是豫剧名丑之乡和红色旅游胜地,这里,曾经见证过战国时期赵国都城的繁华……

【品读山城】

一品:鹤壁老工业基地。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是全市的煤炭、电力、电子、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工业基地。

二品:红色旅游胜地。1947年6月10日,晋冀鲁豫大军首长刘伯承、邓小平等在石林法隆寺召开重要军事会议,研究制定了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的进军方案,如今,这里仍保留着会议旧址。

三品:开创省内城市棚户区改造先河。2009年,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

四品:特色商业区。规划用地面积为1.02平方公里的特色商业区已成为鹤壁市北部集商贸流通、餐饮娱乐、商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商贸服务业中心。

五品:中国中部陶瓷基地。这里的陶瓷烧造业兴于唐,鼎盛于北宋,具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将石林工业集聚区打造成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陶瓷产业集聚区,倾力打造我国中部陶瓷产业基地。

六品:矿山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绞车产品遍布全国各个矿区,占全国市场份额65%左右,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播报山城】

提起山城,老鹤壁人都感到无比亲切和眷恋,因为“根”深深地扎在这里。有人说山城是老城,但现在这座老城在生长着新的枝叶。

○老工业基地的

 “3+1”体系

山城区在原有煤化工、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新确定了现代服务业,形成“3+1”产业体系。

“3+1”中的“3”:

1.山城区宝马化肥厂目前已具备年产20万吨甲醇和年产3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能力,总投资200亿元的鹤壁华石联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焦油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

2.石林工业集聚区共签约入驻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建筑陶瓷生产、销售企业——新中源集团在内的陶瓷生产及配套企业26家,带动就业达2.7万人。

3.石林矿用机械产业基地已成为豫北最大的矿用绞车生产基地。

“3+1”中的“1”:总投资4.5亿元的河南宏昌现代物流园项目信息交易中心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为1.02平方公里的特色商业区预计到2020年将完成30.8亿元以上的目标投资,年营业收入总额将达到22.5亿元以上,可安排就业3.15万人。

○旅游文化产业

 “红古结合”

山城区以刘邓大军“石林会议”旧址为基础进行综合开发、对千年古刹法隆寺、明清古建大胡村李家大院进行修缮恢复,以达到“红古结合”;与安阳马氏庄园、东马村烈士陵园、罗庄刘邓大军团部旧址等联合开发,以达到“红红结合”;与豫北最大水库群——汤河水库、投资60亿元的小樱桃华漫动漫旅游城、阳光·颐养园生态休闲项目联合开发,以达到“红绿结合”。

○老城区的新面貌

在老城区改造上,截至目前,山城区共完成拆迁240多万平方米,动迁居民3万余户,开工建设了68个小区,约有1.7万户群众已乔迁新居。石林镇规划占地5.6平方公里的石林新城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成为控制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5万~10万宜养宜居宜商宜业的鹤壁城市副中心。

【点评山城】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侯红昌:

  山城区当前应通过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商务办公、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原有煤化工、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此外,还应在老城区的改造和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以实现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发展,把山城区建设成为极具活力的豫北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