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直播自杀警惕围观中的语言暴力
2014-12-02 23:41:59
微博直播自杀
警惕围观中的语言暴力
11月30日,一名网友连发多条微博,并配发安眠药、炭火盆图片,疑似正在自杀。截至12月1日下午6时,微博被网友评论2万多条。当晚四川泸州警方证实,自杀男子经抢救无效死亡。(12月1日《新京报》)
□张松超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播自杀”的人往往是心里充满矛盾的人,他们的心理很脆弱,直播是希望被关注并获得帮助。可悲的是,微博直播自杀事件一出,引起了不少人的网络围观,一些点赞与嘲讽的声音不绝于耳,类似于“忍不住哈哈哈”、“老板、加20串肉串”的讥讽居然出自有巨大影响力的网络大V之口,这样的声音缺乏人性深处最基本的悲悯,很不应该。
不可否认,之前发生的一些微博自杀事件事后证明是炒作,可即便如此,却不等同于我们可以为这种行为围观嘲讽,因为对于关乎生命的行为,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在此,不得不再次提起网络自由发言的相对性,即对自己的言论必须要负责,对于蓄意散播谣言而耗损社会成本的网络行为要依法处罚,对于那些不负责任而酿成不良后果的网络暴力,同样也要让其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微博直播自杀”背后所折射出的语言暴力,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据《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