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儿李彦杰:当了8年志愿者收获认可与快乐
2014-12-05 01:19:19
□本报记者 王帅
近日,冷空气不断来袭,我市最低气温跌至零下。大家都在准备过冬的保暖服装时,身为浚县志愿者工作站站长的李彦杰也在筹划今冬要购买多少手套和口罩,这些防寒物品是为环卫工人准备的。像这样的志愿行动,他和小伙伴们已经进行了好几年。
李彦杰的志愿活动开始于校园。当他还在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时,就曾带动同学们多次到淇河边捡垃圾。2007年毕业后,他的环保行动没有停止,每逢周末,李彦杰都会带着亲朋好友加入到淇河环保行动中。如今,他已经坚持了整整8年。
大家都说他是一名天生的志愿者。在四川汶川、甘肃舟曲、云南盈江等自然灾害发生地,都少不了李彦杰忙碌的身影。他用行动诠释着“80后”志愿者的风采。汶川地震中,他不仅率先捐献了上万元的财物,还资助了一名在地震中受伤的小男孩,至今两人还保持联系。
“微笑星期天”是鹤壁共青团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品牌项目,也是以带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感受城市为内容的激励性项目。2011年4月16日,我市60名农民工子女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郑州,参观郑东新区、省艺术中心、省美术中心、郑州科技馆、郑州大学新校区。作为志愿者,李彦杰自掏腰包,全程租车并提供餐饮。
“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发自内心的微笑,我打心眼儿里高兴。”李彦杰说,活动之后,他和其他志愿者还组织了农民工子女参观淇水诗苑等活动,让他们感受鹤壁城市发展。
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中原(鹤壁)文博会上,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凡是我市举行有志愿者参与的重大活动,总能找到李彦杰的身影。
每年民俗文化节期间,大伾山上游客络绎不绝,孩子走丢、老人突发疾病等情况时有发生。连年担任现场服务组组长的李彦杰每一次都会带领组员沉着应对、化解险情。
“民俗文化节上,遇见老人摔倒扶不扶?你没有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之前,可能人家还不敢让你扶。戴上了小红帽,知道你是志愿者,人家愿意让你扶,这是信任,作为志愿者必须扶,这是责任。”李彦杰解释道,能让他一直坚持做志愿者的动力就是行动得到了认可,内心得到了慰藉。
记者感言:
如今,志愿服务不是只有在大型活动中才能邂逅,而是已经深入社区,惠及居民。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看得见的服务,更为树立平等友爱、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的社会风尚起到了示范作用。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对个人而言,志愿活动的受助者得到了帮助,志愿者则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搭把手扶起摔倒的路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之事,志愿行动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许每一个志愿者的力量都很微小,但把每一股小的力量都汇聚起来,就会变成大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