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死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东晓提醒市民———“管住嘴、迈开腿”减少脑卒中发病率
2015-01-29 23:27:52
神经内科
专家介绍
李东晓,鹤壁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鹤壁市“111”学科技术带头人、鹤壁市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神经内科学会委员、鹤壁市神经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他曾在首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宣武医院进修,擅长脑梗塞、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病、脑炎、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对头痛、记忆力障碍、不自主运动、肌病等疑难杂症亦有较高造诣。
□本报记者 李雪婷
家住淇滨区的张先生,一个月前突发脑卒中,家人赶紧将其送到医院抢救,但是一周之后,还是不幸离开了人世。家人对他的离去感到十分痛心,至今还沉浸在伤心中。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大死因,还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究竟产生脑卒中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预防?1月28日,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东晓。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
“冬季是这个病的高发期,现在来我们医院就诊的患者特别多。”1月28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东晓告诉记者。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
“实际上脑卒中只要提前预防和及时治疗,是可以有效降低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李东晓说。
什么原因会产生脑卒中呢?“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一部分危险因素是不能控制的,比如遗传因素、种族因素,还有年龄,超过50岁的人高发;性别,男性比女性高发一些等,这些是我们没办法控制的。但是可防可控的因素占大部分,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脂异常,以及吸烟、大量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等。”李东晓说,所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会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
4小时内是治疗黄金
时间,肢体麻木、吐字
不清要及时就医
今年68岁的陈先生出现了眼睛看不清东西、肢体麻木等症状,他并没在意。一周后,陈先生早上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生脑梗塞,家人发现后将其送往医院,但由于错过了黄金救治时间,还是去世了。
“我们一定要对脑卒中早期症状有所认识。”李东晓说,“常见的症状有:一侧肢体麻木,讲话不清,眼睛看不清东西以及突发的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说话吐字不清、剧烈头痛等。这些都可以视为脑卒中的早期症状,一经发现应立即到有条件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李东晓说,脑卒中治疗有一个黄金时间,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4.5小时后则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如果脑梗死的病人在4小时内施以溶栓治疗,就可能在脑细胞没有出现完全梗死之前,恢复氧供和血供,从而恢复全部或部分功能。这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所有怀疑为脑卒中的患者,在发病后应该尽快到具备条件的医院就诊,争取治疗时机。
“管住嘴、迈开腿”
保持良好心情
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李东晓说,概括起来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就是要合理饮食,平常注意低盐、低脂、低糖,‘迈开腿’就是要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李东晓说。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认识,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这些指标长期不正常会导致脑卒中。
最后,李东晓说,现在脑卒中在中青年45岁以下的人群发病率已经达到17%左右,引起中青年患者脑卒中的原因主要与酗酒、熬夜、通宵上网、长时间看微信、刷微博以及焦虑、抑郁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中青年人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引发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