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绘就争一流奋力跨越铸辉煌———山城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2015-02-13 00:55:15
山城美景(资料图片)
千帆竞发新征程,跨越崛起正当时。2015年是山城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为山城区加快转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总体思路:根据市委、市政府“五个示范先行”、“两个最优环境”的发展新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突出一个引领、抓好三项重点、强化四个支撑”的发展思路(以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为引领,突出抓好园区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三项重点工作,做大做强煤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四个产业),努力探索功能完善、品位提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为全市建设生态活力幸福之城做出山城的新贡献。
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
◆关键词:扩投资、优服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力争引进省外资金41.4亿元、境外资金1.1亿美元
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三项重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在项目建设上,今年山城区谋划了6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17.9亿元。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再谋划一批事关全区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招商引资上,力争引进省外资金41.4亿元、境外资金1.1亿美元。在企业服务上,大力实施“企业服务行动计划”,组织辖区内企业开展供需对接、产业链对接和工贸对接活动,建立企业之间定期联络与沟通机制,切实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实效。
◆关键词:调结构、促转型,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保持煤化工产业20%以上的增速
坚持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提升发展、新型建材产业稳中求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煤化工产业以融合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为主题,确保总投资200亿元的华石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一期投产、二期开工,力争总投资5亿元的环己酮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10亿元的塑胶改性剂、γ-丁内酯等项目落地开工,保持煤化工产业20%以上的增速。新型建材产业在提升层次上下功夫,争取引进中宇、大膳坊等卫浴、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项目,力争新型建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产业在育小、扶大、引强上做文章,促进传统产业提升发展,力争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在求创新、谋突破上下功夫,力争使服务业占比达到20%以上。
◆关键词:筑平台、强保障,完善产业发展载体
力争3~5家建材及配套企业签约落地
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持续提升石林工业集聚区产业集聚能力,确保总投资15亿元的富来陶瓷项目竣工达产,引进一批物流、包装、原料等上下游企业,力争3~5家建材及配套企业签约落地。加快推进牟山工业集聚区规划和土地调整工作,将煤化工配套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园统筹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煤化工延链补链、装备制造及精细化工产业,为全市打造千亿级煤化一体化产业板块做出贡献。完成特色商业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力争完成投资5.5亿元以上,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以上。要素保障平台方面,充分发挥区经投公司、惠民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不断壮大“助保金”规模,扩大覆盖面;加快宝发能源等企业上市步伐;有效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建立土地收购、整治、储备机制;依法依规开展闲置土地专项清理工作。筹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大定向培训力度,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以上。
◆关键词:抓统筹、求提升,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确保回迁群众2000户以上
在主城区提升方面。一是统筹优化全区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提高城区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二是加快城建项目推进力度,确保竣工面积20万平方米,回迁群众2000户以上。实施朝阳街综合整治、春雷路景观提升工程。建设雨污管网4000米,完成垃圾收运系统和垃圾封场工程,新增城市绿地1.5万平方米。三是按照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要求,大力改善市容环境,加强对交通秩序、社区物业、背街小巷、城乡死角等方面的管理。在加快石林新城建设方面,推进华漫文化旅游城、阳光·颐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启动晨光学校二期工程。积极引进老年人事业项目和现代农业项目,以项目带动新城发展,努力打造城市副中心和休闲旅游小镇。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加快城中村和近郊村改造步伐,建成张庄、大峪新村,实施大胡村、肥泉村等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最大限度地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远郊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示范村创建。
◆关键词:重生态、守底线,努力打造宜居山城
完成造林和森林抚育4.2万亩
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按照全区林业生态建设三年提升规划,加快覆盖全域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实施汤河生态绿化和陶苑大道、中原路等廊道绿化工程,加大生态基地建设,完成造林和森林抚育4.2万亩,扎实开展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层次。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装备,建设石林工业集聚区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提升节能减排实效。深入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完成城区集中供热覆盖区域内锅炉拆改工作;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1个省级生态文明村、2个市级生态文明村;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促改革、谋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帮助8家企业申报国家产业振兴项目
全面深化改革。承接好市委、市政府支持山城区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的各项职能政策,落实好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认真抓好经济体制、行政审批标准化等6个方面的改革工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确权颁证工作。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公车制度改革等。鼓励扶持企业创新。支持河南泛华、德亿电器等8家企业申报国家产业振兴项目,帮助宝发能源、天汽模等4家企业申报国家技术专项和省技术改造项目。同时,积极帮助辖区企业争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发挥民营企业在品牌创建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山城特色品牌。
◆关键词:惠民生、增福祉,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新增集中供暖80万平方米
完成新增集中供暖80万平方米、新建3处环卫设施等重点民生工程。努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基层服务平台,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生活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等工作。落实好强农惠农富民政策。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优抚对象抚恤金和生活补助标准,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层文化站所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学前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力抓好红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林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养老、健康产业。提升慈善、妇幼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格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监管,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