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 日报07版
          

网传防蚊招数多不靠谱


随着气温升高,人们的户外活动也随之增多,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烦恼,其中之一就是蚊虫叮咬。于是各种防蚊妙招儿纷纷出炉,尤其以近期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的“给孩子做一瓶高效无毒的驱蚊水,只花一毛钱”帖子最为热门。那么,这些防蚊“妙招儿”真的靠谱儿吗?

维生素防蚊不靠谱

  这个帖子指出,50毫升水的瓶子里放5片维生素B1混合,就会产生一种蚊子讨厌的气味,“喷在身上,蚊子就会离你远去了”。事实真是如此吗?

近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消毒与媒介生物防治所”通过实验发现,所谓维生素B1的味道,压根儿对蚊子没有任何影响。北京望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广瑞告诉记者,维生素B1的适用症主要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缺乏症,如脚气、神经炎、消化不良等,并没有防蚊这一项。

血型与是否招蚊子无关

   

  “血型驱蚊”的说法近年来非常流行。这种说法认为A型血的人最招蚊子,而B型血的人最不易被蚊子咬。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晓指出,血型与是否招蚊子基本没有关系,要想避开蚊子的叮咬,根本的方法是让蚊子不喜欢自己。

  研究表明,蚊子喜欢二氧化碳的“味道”,喜欢体温较高、容易出汗、爱穿黑色衣服的人。所以,要及时擦汗,运动后尽快洗澡,少用香水、润肤露等,尽量少穿黑色衣服,每周给花瓶和水培植物彻底换一次水,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赶走蚊子。

蚊虫叮咬后别乱用偏方

  被蚊虫叮咬后,不少人用花露水止痒。李广瑞说,花露水虽然有清凉止痒作用,可治疗蚊虫叮咬,但有的花露水含少量酒精,如果皮肤有糜烂,会刺激皮肤。而且不能抹驱蚊花露水,因为驱蚊花露水的成分是乙醇、驱避剂和香精,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上会留下创口,如果这时用驱蚊花露水,其中的化学物质会直接通过创口刺激皮肤进入人体,加重皮肤损伤。

很多人被咬后,还会用肥皂涂抹红肿处,据说“可迅速止痒”。对此,李广瑞指出,肥皂含有碱性物质,可以中和蚊虫叮咬的酸性物质,但因叮咬的创口很小,这种方法的作用有限。

李广瑞建议,可用芦荟叶或马齿苋茎叶中的汁液止痒,切一小片芦荟叶洗干净后掰开,在红肿处涂擦几下,就能消肿止痒。或者取鲜马齿苋茎叶少许,在手里揉搓出水后,涂擦患处,具有止痒消肿效果。

蚊虫叮咬后别轻易抓

    

  被蚊虫叮咬后,很多人忍不住用手去抓,结果发生局部感染、红肿,有的还有脓性分泌物。李广瑞告诉记者,被蚊虫叮咬后,首先要冷敷,而且千万不要用力搔抓,以防继发感染。可酌情外涂一些止痒的药物,如果这种症状还控制不住的话,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据《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