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让社区幸福如家
——淇滨区以四大提升工程加强社区党建纪实

□本报记者 张心致

 

  社区是社会的小细胞,是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也是各种矛盾的交织点。今年4月以来,淇滨区在创建幸福社区活动中,以党建为引领,实施社区党建四大提升工程(即活动服务场所建设大提升、经费投入大提升、工作队伍建设大提升、服务机制建设大提升),努力建成一批服务功能齐全、服务设施完善的社区服务场所,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社区居民满意的职业化社区服务队伍,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生活便捷、管理高效、文明和谐”的示范性社区,使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社区服务场所面积的80%用于服务群众

如果你是淇滨区东方社区的居民,从今年5月开始,你会发现自己的社区服务中心变了个模样——不仅地点从一栋临街小楼的二楼搬到了东方世纪城小区内的会所楼,而且空间更宽敞、功能更完善、服务更好了。

“原来我们整个社区服务中心面积只有八九十平方米,现在是600多平方米。”7月1日上午,该社区居委会主任董现苏领着记者参观。由于服务中心由小区的会所楼改造而成,装修风格显得十分上档次。“别看这么上档次,我们可是免费使用的。”她说。 

  进入社区服务中心,一楼是宽敞的大厅,大厅西边被当作志愿者服务站,东侧为居民休闲区。再往里走是服务大厅,大厅设有社保、计生、党员服务、平安建设等窗口,居民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二楼有亲子教育室、书画室、手工创意室等。“我们社区里,中小学生比较多,所以我们整个二楼都是为青少年服务的,他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娱乐。”董现苏说,“三楼是我们的多功能会议室,可以开展党群活动。”记者还发现,社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仅有面积不大的3间,总面积约几十平方米。 

  今年年初以来,淇滨区按照城市社区活动场所面积要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新要求,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原则以及活动场所面积的80%用于服务居民的定位,规划设置党群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大超市”、党代表工作室、“四点半学校”、日间照料中心等,(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