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宋晓磊为鹤壁供电公司调度班班长,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
班组和个人获得
1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


宋晓磊正在分析电网安全运行状况


□本报记者 渠稳 文/图

7月15日午夜,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睡梦中时,鹤壁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紧盯着大屏幕上的运行图,丝毫不敢马虎。

  “调度控制中心就好比整个电网的大脑,实时监控着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一点疏忽都可能对高负荷运行的电网造成很大影响。”说话的叫宋晓磊,是调度控制中心调度班班长。

“梁启超说过,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这是宋晓磊经常对班组成员说的一句话,他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在调度一线已经度过了8个年头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善学习,3个月完成1年的

学习任务

宋晓磊2007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了鹤壁供电公司的一名调度员。对于调度员这个岗位,有人形象地说“指挥如履薄冰、下令战战兢兢、穿着西装革履、内心好不轻松”。刚参加工作,如何能够主动融入,成功上手,成为了摆在宋晓磊面前的一道难题。

于是,他工作时间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从调度规程、安全规程入手,学习电网接线方式、变电站保护配置等方面的技能。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完成了别人需要1年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顺利通过考核。

2013年9月,时值用电负荷高峰期,我市两条同杆架设的110千伏线路杆塔倾斜,需要尽快停电处理。但这两条线路是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供电线路,一旦停电,开发区三分之二用户将无法用电,可如果缺陷不处理,则会造成线路跳闸事故。紧急情况下,宋晓磊连夜带领调度班制订负荷转移和控制方案,经过连续36个小时不间断讨论、实施和电网操作,他们终于妥善处理了该事件,并将停电影响降至最低,避免了公司的电量损失。

由于综合素质突出,电网调度成绩优秀,宋晓磊被选拔为鹤壁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调度班班长,他从一名电网新兵成长为公司重要技术岗位的班长。

比奉献,主动要求每个星期增加3天夜班

据了解,调度班共有成员10人,平均年龄还不到31岁,在宋晓磊的带领下,“活力、有为、奉献”成为了整个班组的座右铭。

7月10日,宋晓磊在值夜班的过程中,发现灵山变电站一条110千伏线路出现了异常,立刻打电话找到正在值班的运行人员,前去现场进行核查,并把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做好记录。经过3个小时的反复调整,排除故障时已经是清晨6点多了,他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之中。

“从6月15日进入电网‘迎峰度夏’以来,晓磊除每天正常值班外,增加3天的夜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徐晓光对记者说,宋晓磊善学习,重创新,致力于业务技能的提升,被公司领导和同事誉为“调度的排头兵”。

搞钻研,5个研究课题获得公司特殊贡献一等奖

作为调度班班长,宋晓磊除了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地工作外,也时常与班组成员沟通、交流,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让班组成员都能真正感觉到集体的力量和家的温暖。“员工生病了,他会组织大家到医院看望;谁家庭困难,他会送去班组的关怀和温暖。他的不断努力,使身在其中的班组成员都有一种归属感。”班组成员刘宁宁对记者说。

在大家的努力下,调度班相继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国网公司青年文明号等10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调度班所开展的《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规避一般电网事故发生》等5个研究课题,也获得了鹤壁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特殊贡献一等奖。其中,《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课题的研究成果使我市电网安全运行效率提高了1倍。

宋晓磊作为供电公司青年工作者中的佼佼者,也荣获了国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省青年岗位能手、鹤壁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