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 日报06版
          

秋风扫落叶”出自《三国志》

“秋风扫落叶”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典出《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东汉末年,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互相攻伐。袁谭被打败,谋士郭图劝他求助曹操,袁谭派辛毗去请曹操攻打邺城。曹操故意按兵不动,辛毗说曹军打袁尚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一定会马到成功的。曹操于是同意出兵。

摘自《熟语典故》)

大手笔”的由来

大手笔,古时是指有名的文章家或作品。如今,规模和名气较大的作品,均可称为“大手笔”。典出《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长于草书,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摘自《秘书之友》)

“无它”原是问候语

“无它”今天更多写作“无他”,意思是“没有别的”,但在古代,这个“它”字大有讲究。

《说文解字》说:“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其实,“它”就是蛇的本字。

  上古时期,人们或穴居或草居,每以蛇多为患,因此,人们见面时,总是心有余悸地来上一句:“无它乎?”后来从对“蛇”的称谓引申为第三人称代词,人们就再也不知道这个称呼的本源了。

(摘自《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