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 日报06版
          

78年前,“血肉磨坊”不忍卒睹,“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淞沪会战在上海打响
3个月激战粉碎日本速胜迷梦


淞沪会战中的中国军队机枪阵地



罗店战场



淞沪会战中,日军在巷战中遭我军炮火反击。


□鲁哲

  

  “八一三”淞沪会战,90天顽强抗击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

战役概况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侵占北平、天津以后,日本准备对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8月9日,日军蓄意制造事端,派遣士兵乘军车闯入虹桥中国军用飞机场,开枪打死1名机场卫兵。中国军队自卫,击毙日军官兵2名。日本遂以虹桥事件为借口,向上海大举进攻。

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军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我国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介石(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余师,奋勇迎战。

战争一开始,我军采取进攻态势,猛烈攻击日军在沪据点,压迫敌军滞于黄浦江左岸狭隘地区,予敌重创。8月下旬,日军大批援军在吴淞、川沙登陆,我军在宝山、月浦、罗店、浏河等地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至9月17日,我军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双草墩一线,坚持防御,直至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公亭、金山嘴等地登陆,封我上海阵地的侧背进行远后方的迂回,我军才被迫于11月9日开始从上海周围撤退。至12日,上海除租界“孤岛”外,全部沦陷。

罗店争夺战 

血肉磨坊”不忍卒睹

宝山是淞沪抗战的主战场。惨烈无比的罗店争夺战、蕰藻浜两岸的阵地战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8月25日凌晨,第67师201旅在旅长蔡炳炎带领下奉命向陆家宅之日军第11师团一部3000余人发动攻击。日军是重炮、飞机开路,步兵紧随其后冲锋,我军官兵殊死相拒。激战中,蔡炳炎旅长向全旅官兵立下军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凌遵!”

战至午后,全旅伤亡殆尽,402团团长李维藩及多数营、连、排长阵亡,蔡炳炎情急之下率领唯一的特务排和一个营杀入敌阵,正当此时,一发子弹飞来贯穿蔡旅长的胸部,他当即倒下,牺牲之前兀自扬手高呼:“前进!前进!”

多年后,蔡炳炎儿子蔡浙生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说,父亲率全旅官兵于8月20日抵达常州洪庙待命。父亲深知此去意味着什么。8月21日、22日他连续疾书四封家书,两致妻子赵志学,一致长女慕兰,一致次女惠兰。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他详细安排了身后事,包括家里日常用度的管理,甚至连大女儿的婚姻、小儿子的抚育都做了考虑。可谓儿女情长,丈夫气概。

8月27日,战况更趋惨烈。当夜,罗卓英调集部队由月浦、新镇、罗店、蒲家庙之线继续向登陆日军冲击,日军主力第11师团以大炮、飞机、坦克应战,小小的罗店再度被炮声、杀声淹没,双方来回拉锯,反复冲杀。

我军主力彭善的第11师和李树森的第67师,携手作战,轮番上阵,坚守5昼夜之久,无数次打退日军进攻。在给敌以重创的同时,两个师的官兵承受巨大的伤亡,数字达到令人惊骇的地步。相继阵亡1个旅长、2个团长,营、连、排一级的军官战死更是数不胜数,第67师师长李树森负重伤后,无法继续指挥,黄维从德国紧急应召归国指挥战斗。

日军在后续部队到来之后发动更猛烈的攻势。28日,坚守罗店的中国军队与敌连日激战后,因伤亡过大,阵地被敌突破。29日,黄维率第67师重新夺回,受到敌人强大火力轰击,尚未站稳又被迫撤出,罗店终告陷落敌手。

后来有军事专家评价,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是一架“绞肉机”,淞沪会战中的罗店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血肉磨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整个城镇片瓦无存,惟余焦土,惨酷之状,不忍卒睹。

  临江公园至今还保留着几处战场遗迹。1937年淞沪会战时,任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三营副营长的姚子青率部在此战斗,坚守城垣。全营600多名官兵最后全部壮烈殉国。牺牲时,姚子青年仅29岁。临江公园的陈化成纪念馆西南侧的草坪上竖立着“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石刻纪念碑。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坐落于临江公园里。目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新展馆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今年8月13日,新馆将正式开放。目前正在向社会各界征集文物,已征集到3000多件。

中国空军首次出动

击落日机6架击伤1架

  1937年,日本有海军航空队、陆军航空队的各种飞机800多架,而当时国民政府空军能作战的飞机约有300架。

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第一次战斗就取得击落日机6架、击伤1架,而我方零伤亡的辉煌战果。日军梅津航空队队长为此愤而剖腹自杀。当时的国民政府为纪念首次空战的胜利,也为了进一步激励前线士气,鼓舞人民斗志,将这一天定为“空军节”。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淞沪抗战史料丛书》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上海抗战的通讯、纪实、回忆录及报告文学等鲜为人知的孤本、藏本。责任编辑张树介绍,其中收录的《空中抗战纪略》和《远东第一次空中大战记》是首次发现的关于空中抗战的通讯、纪实。在《空中抗战纪略》中有记载:“八月十四日下午,敌机十一架由台北出发,往浙江海面飞向杭州广德袭击,十七时五十分左右,敌机出现于钱塘江上空,我机即起飞迎击,敌机不支,队形瓦解。此役计被我击落七架,余机狼狈飞逃。”而《远东第一次空中大战记》中收录的《空军的处女战》一文中写出了天空中出现自己的飞机时,国人欣喜的心情。“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的姿态,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大到全中国,慰抚着四万万颗跳跃不已的心!”

死守四行仓库

“八百壮士”奋战四昼夜

  西藏路桥,光复路。夕阳下,人来人往,热闹平和。今天看来普普通通的西藏路桥,过去曾是租界和华界的分界点。1937年,在大桥北堍的四行仓库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激战。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中的谢团长就是谢晋元。“八一三”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带领400余人,号称“八百壮士”,据守四行仓库。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日本军队,“八百壮士”孤军奋战4昼夜,从10月26日战至30日,毙敌240余人,直至接到撤退命令后,才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

在“八百壮士”英勇行为鼓舞下,上海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各界人士捐赠了大批物资,女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设法送入国旗一面。后因国旗太小,父亲打电话,由市商会派人送去特大国旗一面,当代表国家尊严的国旗压倒周围的太阳旗在晴空中飘扬时,租界观战的民众纷纷脱帽敬礼,欢声雷动。

现在的四行仓库正在紧锣密鼓的改造之中。未来四行仓库纪念地将由“一个广场、一堵墙、一个雕塑、一个展示馆”组成。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公亭、金山嘴等地登陆,我军11月9日开始从上海周围撤退。至12日,上海除租界“孤岛”外,全部沦陷。中国军队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的代价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淞沪会战落下帷幕。

上海战事爆发后,在中共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