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可诱导降解艾滋病病毒的细胞分子
2015-08-01 00:29:22
新华社哈尔滨7月31日电 (记者 闫睿)记者31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近日发现“内质网I型α-甘露糖苷酶”可诱导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降解,进而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最终有望达到治疗的效果。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
据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细胞内形成一个潜伏病毒库,在中断治疗后能迅速释放病毒,导致继续感染。临床上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通常可抑制病毒生长,而不能彻底清除艾滋病患者体内的病毒,致使艾滋病无法得到治愈。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辉研究员表示,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是启动病毒感染的关键蛋白。直接阻断其在细胞内的合成,则能达到根除病毒感染的目的。郑永辉团队的研究,即以抑制艾滋病囊膜蛋白功能为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在对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天然降解通路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筛选出一个能够抑制该降解通路的小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抑制I型α-甘露糖苷酶的活性,有效阻断了病毒囊膜蛋白的降解。通过对I型α-甘露糖苷酶家族的进一步筛选,最终发现其家族成员之一的“内质网I型α-甘露糖苷酶”能够诱导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降解,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