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
2015-09-16 02:04:31
第一夫人”
并不特指总统夫人
各个行业有影响的或者权力大的妇女
以及州长的配偶也可以称“第一夫人”
□蒋凡子
在美国,“第一夫人”的称呼已经被公众、新闻界、政界普遍使用,其实,不仅是美国,其他国家男性政府首脑的配偶也开始被称为“第一夫人”。在所有国家,“第一夫人”都是非官方的称呼,既不是职务,也不同于勋爵之类的名誉头衔。“第一夫人”是一种尊称,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第一夫人”代表着家庭价值,其文化本质是政治领袖朴实、浪漫的家庭生活,是对女性的尊重。因此,“第一夫人”并不体现大国之荣光,她所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这个如今已经被全球大多数国家广泛接受的称呼,历史并不久远,它起源于美国,直到十多年前,才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今天,不仅是美国,其他国家的男性政府首脑的配偶也开始被称为“第一夫人”。但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夫人”并非特指政府首脑的夫人,也可以用于指称各个行业有影响的或者权力大的妇女以及州长的配偶。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上任时,妻子已经去世19年。尽管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生活,而且处理社交和政治事务时并不一定需要妻子的帮助,但每当白宫举行宴会时,受邀的女宾们总觉得缺少一个女主人来主持有些扫兴。杰斐逊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就邀请国务卿詹姆斯·麦迪逊的夫人多莉·麦迪逊暂代女主人的角色,负责招待来访白宫的官员妻子。
多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此被尊称为“第一夫人”。或许是这份工作带来了好运气,杰斐逊卸任后,她的丈夫麦迪逊成为美国第四任总统,她管理白宫的时间比总统任期还长一倍,达到了16年。
可以说,从最早开始,“第一夫人”就不特指总统的妻子。美国总统布坎南终生未婚,他的侄女哈里特就充当了“第一夫人”的角色;美国总统哈里森的夫人身体不好,加上舍不得离开家乡,他就让儿媳充当白宫女主人,暂代“第一夫人”的位置;越南首任总统吴庭艳也是单身,其弟媳陈丽春一直担任“第一夫人”。(摘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债台高筑”源于周赧王
债台高筑的典故,出自周赧王——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当时,秦国势力膨胀,威胁周王室。楚国给周赧王出主意,请他以天子名义号召各诸侯国协力攻秦。周赧王马上凑起一支军队,可没有武器和粮饷,于是向境内富户借钱,答应日后以战利品偿还。
结果,诸侯国爽约,伐秦没能成行,周赧王亦无钱还债。被讨债的逼急了,他躲到王宫后面的一个高台上——后人称之为“逃责台”,即逃债台。
(摘自《洛阳晚报》)
降半旗志哀由海上传到陆上
降半旗志哀这一当今世界流行的致哀方式最早见于1612年。英国船只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船员为表达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志哀方式由海上传到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
(摘自《北京晚报》)
“座右铭”源于酒具
“座右铭”最初是指一种被称为歌器的酒具。
歌器空着时往一边斜,装大半罐稳稳当当,装满了则会一个跟头翻过去。齐桓公非常喜欢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歌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齐桓公死后,国人将此器皿一同放入庙堂供人祭拜。孔子朝拜时知道歌器的来历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右警戒自己。时过境迁,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思想,便改用铭文代替歌器放在座右。这就是“座右铭”了。(摘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