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 日报06版
          

涮羊肉是契丹人发明的

□王封礼

  北京人大都喜欢涮羊肉,但涮羊肉到底从何而来,许多人未必说得清楚。

习惯的说法是源于元代。忽必烈南下作战,战斗间歇时忙着吃饭,厨师来不及做传统的炖羊肉,就将羊肉切成薄片用沸水涮,发现味道甘美异常,从此流传开来。此说较传奇,但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

涮羊肉本是契丹人的食品,内蒙古出土的辽早期壁画中,就有契丹人吃涮羊肉的场景。此后南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也谈到涮羊肉。当时涮羊肉是切成薄片,用酒、酱、花椒浸泡入味,再入水烫熟,没有调料。

其实,火锅的发明很早,南北朝时已有,但以涮蔬菜为主,与今南派火锅略近;以涮羊肉为主,则是契丹人的发明。公元938年,契丹将北京设为南京,又称燕京,这是北京作为都城首次出现在历史上,后人称“一代风俗起于辽京”。从这时起,“涮羊肉”便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并向全国其他地区传播。所以至今全国各地一提“涮羊肉”,马上会想到北京。

涮羊肉的普及,忽必烈贡献最大。随着蒙古铁骑踏遍中原,涮羊肉被更多地方的人们接受,故后人误认为他是涮羊肉的发明人。

在涮羊肉的发展、完善中,老北京做出了许多贡献,比如调料配制、铜锅设计、餐饮仪式等,均以北京为最完善。清代的“满汉全席”主菜就是涮羊肉。

(摘自《北京晚报》)

人们常用“一锤定音”来形容权威性发言,这成语来自制造乐器的作坊。

从前乐器作坊铸出的锣卖出前没“音”,打击时只发出闷响。买锣人必须说清需要的音调及响度,技师据此用轻敲的方法在锣上选好适当部位,恰到好处地猛打一冷锤。提起锣再打,就会发出符合需要的声音,这道手续叫“开锣”。

  因为技师这一锤就给锣定了终身,所以“一锤定音”成了制锣作坊的专用语。沿用到后来,就比喻凭某个人一句话作出决定。

(摘自《百科知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的美名随诗人杜牧这一名句传遍古今。“荔枝”从何得名?

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割去枝丫之意。原来,古人已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假如连枝割下,保鲜期会加长。对此,明代李时珍也认可。《本草纲目·果三·荔枝》〔释名〕:“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大约东汉开始,“离支”写成今名“荔枝”。

(摘自《咬文嚼字》)

宋真宗时,为人正直的寇准为丞相,丁谓为参知政事。寇准经常称赞说,丁谓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丁谓得到寇准的称赞非常得意,以为寇准很欣赏自己,就千方百计去讨好寇准。

一次大臣们在朝中宴会,寇准喝汤时,没注意汤汁沾在了胡须上。丁谓赶紧过去替寇准擦,寇准毫不领情地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意思是说,你身为国家大臣,不是来替我擦胡须的。“溜须”一词由此而来。当着众大臣的面,这句话把丁谓羞得满脸通红。

(摘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