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市人大常委会把办实、办好代表建议作为尊重和维护代表合法权益、改进人大工作作风、创新和推动人大代表工作的突破口,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来,131件代表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建议办理质量稳步提高———看我市人大代表如何为群众代言

□本报记者 王帅

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是人大常委会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也是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方式。如何让代表依法履职、为选民代言?又如何让代表所提议案、建议落地有声?

  发现问题及时

反映,人大代表成群众“娘家人”“代言人”

  提起第一次参加全市“两会”的经历,第十届市人大代表、山城区148法律事务所主任董梅玲向记者坦言:“人大代表本应代表人民建言献策,但之前对人大的具体工作非常陌生,对如何建言献策也不太懂,以致会上一言未发、一字未写。”

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代表培训及调研活动,工作生活中发现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反映,这一年里,董梅玲的人大代表身份被更多人熟悉,在群众心目中已是自己的“娘家人”“代言人”。

一年之后,董梅玲自信满满地带着《关于十字路口设置交通文明警示牌的建议》、《关于反对家庭暴力,设立妇女儿童庇护中心的建议》等4件建议参加了全市“两会”,还在分组讨论会上对“一府两院”工作作了评价发言。

建议提出后,相关部门很快跟董梅玲取得了联系,向她了解所提建议的背景和情况,办理过程中邀请她参与论证和研究,办理后先征求她的意见,主管领导亲自将办理情况的书面答复交到了她手中。所提问题能及时解决并被采纳,董梅玲对办理情况感到满意。

今年全市“两会”前,董梅玲及早酝酿,打算带着关于做好樱花节游客服务等至少两件建议上会。

“过去代表提意见建议少,质量也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市人大常委会选工委负责人介绍,一是在代表培训中专门增加了如何提建议,怎样提高议案、建议质量等内容,使代表们对议案、建议的内容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二是加强前期调研,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动征求代表意见;三是代表大会召开期间精心组织,搞好服务。

  去年人大代表提建议131件,件数为

历届市人大会之最

  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选工委了解到,鹤壁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共有代表287名,在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来自各县区的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131件,件数达到了历届市人大会议之最,涵盖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民生改善、生态宜居等方面。其中,需要市委机关办理的3件;需要市政府办理的127件;需要市中级人民法院办理的1件。

会议之后,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逐件登记建立电子台账的基础上,围绕我市重点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几次研究,在与市政府充分沟通的同时,从131件中确定了16件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