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 日报03版
          

创卫为民 创卫惠民
——山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峥 通讯员 卢新


俯瞰山城


  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葱茏的绿树……这些,是一座城市宜居的重要因素;这些,是山城创卫带给百姓实实在在的福利。

  “基础最差、欠账最多、难度最大、投入最多。”

  ——这是市委书记范修芳调研山城区创卫工作时曾经发出的感慨,是摆在山城人面前的现实。

  “山城人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破罐子破摔、自甘落后,这里的变化最大、成效最多,城乡面貌为之一新,令人十分感动。”

  “我去过全国很多地方,老矿区、老工业区能做到今天这样,真叫人佩服。作为陕西人,我们要向河南学习;作为咸阳人,我们要向鹤壁学习。”

  ——这是多名国家卫生城市考评组专家在今年年初给山城区创卫工作的评价。

  更高的“颜值”,更佳的“气质”。近年来,山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以“争创文明卫生园林城市,共建生态活力幸福山城”为总目标,把创卫作为“三城联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加强老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坚持创卫为民、创卫惠民,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这个老城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构建高效运转体系

落实责任,千斤重担万人挑

     

  “因为创卫,二三十年的垃圾山没了,坑坑洼洼的路也被修平了。”2016年盛夏的一个夜晚,山城区委书记常玉轩散步来到奔流街和群众聊天时,两位六矿工人主动和他分享环境变化带来的喜悦。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山城区四大班子逐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活习惯,就是利用早晚休息时间,到城区的大街小巷查看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卫生环境、园林绿化等情况,用百姓的视角审视城市的建设管理工作,用群众的眼光来寻找工作的短板,这成了大家的另一个工作常态。

  创卫,成也山城,败也山城,成败皆在山城。山城人深知肩上责任重大。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山城区广大党员干部克服基础条件差、整改任务多、资金投入大等诸多难题,舍小家为大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工作,涌现出带病始终奋战在环卫一线的姚玉洲、不分昼夜上街巡查的任光明、尽心维护市场秩序的潘承晓、维护城市交通环境的王志勇、以创卫为己任的秦志杰等一批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积极作为的创卫先锋。这些奋战在创卫一线的党员干部身上展现出的,是一种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的“创卫精神”。

  创卫不仅改善了山城的环境卫生状况,更检验了全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是对干部的考验,也是对干部的锻炼,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全区形成了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为了让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长留全区党员干部心中,前不久,该区专门组织了48名社区基层干部赴林州学习红旗渠精神,汲取精神养分。

  始于言,见于行。进入创卫攻坚期以来,该区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齐抓共管,四大班子合力共促,乡办局委职能部门全部参与,从区委书记、区长到农村社区基层干部,层层落实责任,保障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这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的高效运行。

  为充分发挥爱卫会在创卫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山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的山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市容环境与基础设施组、行业卫生组等8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全区创卫工作的协调推进,并把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形成了“千斤重担万人挑,齐心协力抓创卫”的工作格局。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深入宣传,创卫精神深入民心

    

  创卫是一场思想观念和卫生习惯的革命,在让城市变得更美、功能更完善的同时,更要增强居民的卫生意识,动员居民参与,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城市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东大线和牟山大道交叉口,一幅由山城区制作的巨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体公益广告给过路司机秦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干净整洁的公益广告让人增强了卫生意识,也对山城区的印象更好了。”秦涛留意到,山城区沿路原本有许多废弃的广告塔,如今全部张贴上了图文生动的公益广告。

  在创卫过程中,山城区不仅利用宣传栏、墙体海报、电子屏、宣传车、文艺演出等平台广泛宣传创卫知识,还积极通过报纸、微博、微信、电视等渠道宣传创卫工作,让创卫工作家喻户晓,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卫生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全区共制作创卫大型公益广告板面、墙体标语、健康教育宣传栏2200余条(块),开展创卫文艺演出15场次;各医疗卫生单位通过设立宣传栏、编写黑板报、播放录像等形式,向病人和家属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各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

  党员干部主动带头创卫,宣传动员群众参与创卫,山城区逐渐形成了干群一心、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的良好社会风气。

完善硬件基础建设

专项提升,山城“颜值”越来越高

  

  “这还是我记忆中的枫岭公园吗?变化太大了!”2017年3月初,市民李扬清到山城区游玩时说。公园东门附近嘈杂不堪、污水横流的马路市场被秩序井然、洁净宽阔的街道所取代。漫步在公园中,眼前一派草长莺飞、生机盎然的景象。

  枫岭公园的蜕变,只是山城区不断提升“颜值”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山城区本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紧扣标准、尽力而为”的指导思想,全力实施市政提升、环卫提升、绿色提升、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四大提升”活动,创卫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作为老城区,山城区存在基础设施老旧,先天规划不足等问题,市政工作任务繁重。在此前提下,山城区市政管理处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红旗街转盘人行道修补、大胡村排水维修、红四巷清淤、水井箅及雨水井盖更换等工作,对老旧小区内的废旧弱电进行专项整治,完成了大胡村幸福桥停车场铺设及划线工作。

  每天天刚一亮,山城区环卫处的赵师傅就要开始工作,他要保证自己分包的路段无死角均匀洒水6次。去年年初至今,山城区环卫处主动更新环卫设施:先后购买清扫车、洒水车18台,对主次干道进行机扫和冲洗作业。同时,加大工作强度,增加中午班和晚班,使主干道的清扫保洁时间达到16小时、次干道达到12小时以上。环卫处所有垃圾收集车、电动三轮车安装了提示音,沿街上门收集商户生活垃圾,减少落地垃圾,避免二次污染,为辖区居民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山城区大小街道上绿树成荫。据介绍,该区园林处近期完成了对长风路绿化改造提升工作,并在长风路、红旗街等主、次干道安装树箅子,彻底清理了公园、广场、游园、街道绿地的垃圾。同时将枫岭公园建成“健康教育主题公园”,寓教于乐,进一步增强居民卫生意识。目前,全区绿化面积已达4.9万平方米。

  垃圾乱堆,占道经营,乱贴乱画,这些都是老城区背街小巷、城中村中容易存在的问题。为打通创卫“最后一公里”,山城区有关部门出动大型工程机械重点对鹿楼乡东窑头村、中窑头村进行了全面整改提升,清理陈旧性垃圾;对长虹大楼外墙破旧问题进行整改提升;对各主干道存在的马路市场杂乱、铁棚子占道、超市门口杂乱、水果车乱摆这四种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全区共劝离占道经营摊点、规范治理经营摊点1100余个,清理小广告、广告招牌、违章广告灯箱360余个。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186座,新建移动公厕17座;新建垃圾中转站10座。

强化公共卫生安全

注重细节,捍卫群众健康权益

  

  理发店有无消毒柜?餐厅食材是否离地存放?相信大多人没有留意过这些细节,但这些细节事关我们的生命健康。为保障辖区居民生活健康水平,山城区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重点场所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山城区食药监分局积极开展创卫攻坚活动,从全市食药监系统抽调24名同志到该区开展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对辖区监管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在前期地面、墙壁、设备、服装由“黑变白”的基础上,突出学校、医院、车站、市场“四个周边”,安排专人负责加班加点督导检查,加强经营单位证照齐全、餐饮业清洗消毒制度落实、防蝇防鼠设施健全等方面的整改完善。截至目前,全区共检查食品经营单位448户。

  对于公共场所“六小门店”,山城区加大监督整治力度,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台账销号制度和公共卫生信息公示制度,坚决取缔无证的公共场所单位;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组织了一批禁止吸烟劝导员,努力引导更多单位创建无烟单位,建设无烟环境;积极争取创卫资金,向部分基础条件差、经济效益差的店铺免费发放卫生、消毒设施,消毒流程、卫生管理警示标语牌和改建洗消间,进一步提升卫生管理水平。今年年初以来,山城区卫生监督所共检查公共场所“六小门店”547户,免费发放禁烟标识、消毒流程、消毒桶、公共场所卫生制度管理公示牌2000余份(个)。

提高群众创卫满意度

问计于民,点燃居民创卫热情

    

  如今漫步在山城区恒力巷中,绿意盎然、花香怡人。平整的道路上车辆整齐停放;干净的墙体上张贴着最新的“三城联创”公益广告;巷子入口处,新型移动式公厕给来往市民提供了便利。居民在家门口闲聊,文明和谐的气息充满了小巷。

  然而,能有今天的改变,山城人下了好大功夫。“你们又是一阵风,过了这段时间,就又恢复老样子了。”一年前,在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私搭乱建几十年的恒力巷,一位老住户丝毫不掩饰对前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区委领导的不信任。

  问计于民,真心为民,方能取信于民。为了及时突破创卫过程中的难点,山城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多次到一线调研,查找解决问题。通过一把手带头抓重点、难点工作,督促坚持不懈提升整改,如今,山城区许多背街小巷都和恒力巷一样,面貌焕然一新。

  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居民从最初的怀疑、抵触到后来的支持、参与,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几十年没有公共厕所、垃圾乱堆、污水乱流的问题,还是党和政府帮我们解决了。”几位坐在巷子里聊天的老人乐呵呵地说。

  山城区原市公安局和东三巷之间有一条销售女子服饰的“女人街”。由于历史原因,这里形成了一排侵占通行道路的违章建筑,污水、垃圾遍地,消防隐患严重,附近居民对此意见很大。山城区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专门安排解决问题。

  经过4天紧张有序的工作,违建拆迁及道路硬化全部完成。为此,东三巷十余位居民自发来到区委、区政府,送来印有“解民忧务实作为,暖众心壮美山城”的锦旗,感谢帮助他们解决了困扰20余年的“老大难”问题。

  为提升创卫知晓率,征集民意,山城区还利用民情信息调查中心热线电话,通过向辖区群众拨打电话,在宣传创卫的同时,还负责收集整理辖区群众反映的创卫工作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并通过台账形式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创卫的积极性。

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完善软件,持续提升山城“气质”

    

  昔日的印刷厂厂区经过规划,变成了秩序井然的春雷市场,在解决附近小商小贩占道经营问题的同时,也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山城人懂得,长效管理比市场建设更具挑战性。

  硬件基础设施的优化,让山城有了更高的“颜值”;健全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才能持续提升山城的“气质”。近年来,山城区在抓好创卫突击整治的同时,积极研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区委书记分包红旗街,区长分包长风路。在山城区,县级干部全部担任“路长”,每天都要到责任路段实地查找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整改,复查问题整改结果。

  为突出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该区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按照条块结合原则实行“路长制”管理模式,由区级领导牵头管理12条主干道,区直责任单位具体承办46个小网格,街道、分包单位、社区负责具体落实,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实现了创卫工作网格化全覆盖。

  为解决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保洁难问题,该区动员5个街道办事处组织成立了170人的创卫二级环卫队伍,负责社区庭院、背街小巷的垃圾清运与日常卫生保洁工作。

  为更加有效地调动群众参与创卫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创卫的效果,该区创新实施了创卫举报奖惩办法:对主动捡拾烟蒂,发现随意倾倒垃圾、陈年垃圾未予处理、乱贴小广告和道路出现旱厕、老鼠等现象并积极举报的居民,根据公示标准,给予最高1000元的现金奖励。

  此外,该区持续开展“周末卫生日”活动,辖区内老旧小区、路段、背街小巷由区直各单位进行责任分包,每周五下午到分包地点开展义务劳动,还建立健全了区、乡(办)、村(居)三级除“四害”工作网络,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 ……

  通过出台一系列长效管理制度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山城区构建区创卫办对各专业组、专业组对各成员单位的双重督查网络,城市管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在创卫过程中,山城人众志成城,克难攻坚,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如今,城区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居民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面对成绩,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山城区创卫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常玉轩表示,创卫不是目的,创卫不是单打一,创卫更不是为了一块牌子。我们就是要通过创卫这一抓手和载体,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为了在常态长效上做足文章,让来之不易的创卫成果得到巩固,山城人对比一流标准,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近日,记者见到山城区卫计委主任、创卫办主任秦志杰时,他正与区公安交警大队大队长王志勇和区城建监察大队队长任光明在一起探讨新的工作方案。据了解,山城区近期正在开展停车场规划建设工作,随后将探索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过渡模式,开展商铺“门前五包”、建筑物外观美化、无障碍设施规范、环卫以克论净、校园周边整治等工作。

  谈到今后的工作打算,山城区区长白树民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奖惩考评机制,挖掘更多先进典型,带动更多市民参与,让创卫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地方,从细节上提升山城的创卫水平。”

  “上班下班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城市农村一个样,迎检平常一个样。”前不久,山城区专门组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宁夏、云南、湖南等城市管理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听取考察情况汇报后,常玉轩在心中给全区的创卫工作定了一个新的标准。“作为我市‘三城联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来之不易,山城区老城区管理提升成效来之不易。我们山城将围绕城区精细化管理这一目标,总结好经验,坚持好做法,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工作举措,形成常态长效。着手智慧城区建设,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积极向着打造更高水平的健康城区、文明城区的目标迈进,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为我市建设品质‘三城’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