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 日报03版
          

人人夸赞的好干部———记鹿楼乡中窑头村党支部书记田三根

□本报记者 王峥

初夏的山城区鹿楼乡中窑头村,文化广场开阔,水泥道路平整,最近又新建成了树木苍翠、花朵明艳的居民休闲游园,早已没了“脏乱差”的老样子。能有这些变化,不得不提到该村党支部书记田三根。

  基础设施条件不好,村民卫生意识不强,人力物力不足,在创卫过程中,这些难题都被田三根一一解决。他也因此成为村民心中的大家长,村子的“脊梁骨”。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受人爱戴的基层干部。

四处筹资30万元

优化村中基础设施       中窑头村过去有段“断头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一到雨雪天气,污水还会渗透到道路边地势较低的住户家中。

  然而路周边住着的十几户居民强烈反对修路,有的认为修路会破坏自家门前的小菜地,有的怕修路后回家要绕远路。田三根就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

  心思活泛的田三根,在修路的同时,还开辟出了一个居民休闲场地。

  “现在垃圾没了,苍蝇没了,又多了个活动场所,真好啊!”村民们纷纷表示。

  该村包村干部刘红霞说,硬化道路、改造厕所、绿化街道样样要钱,为此,田三根四处筹资30万元。其中的艰辛,他却从没主动向村民提起过。

他是义务垃圾清运工

苦口婆心做村民工作

  

  2016年,创卫攻坚行动启动。正月初七,田三根就开着自家的铲车,清理村内卫生死角,推挖街道乱石、杂物、垃圾,建绿化带。这一年,他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到处跑,没有半点儿村干部的样子。

  在其带动下,近百名村民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全村累计新建绿化带1000多米,清理垃圾2950立方米,清理河道淤泥300余立方米,粉刷墙壁近8万平方米。

  旱厕拆除是创卫工作中一块儿难啃的“硬骨头”。为了拆除旱厕,田三根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忍着骂声和埋怨声,一家家苦口婆心地劝,深入细致地谈,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到把工作做通。通过他的努力,最终村里的14座旱厕全部拆除。

  “村里不仅建了9座水冲式公厕,还有保洁员,真干净,必须给我们支书记上一功!”村民们争着为田三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