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贫困群众当亲人———记鹤山区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关韶科
2017-07-21 02:33:37
□本报记者 牛蕾
2016年11月,关韶科被任命为鹤山区扶贫办常务副主任,主持扶贫办全面工作。7月19日,记者来到鹤山区扶贫办,见到了正在一线忙碌着的关韶科。
为工作舍小家为大家,一个月陪产假仅陪伴妻子3天
上任之初,关韶科深感责任重大,由于鹤山区扶贫办人手不足,关韶科1个人需要承担3个人的工作量,“五加二”“白加黑”已成为工作常态,连节假日也没有休息过。
“扶贫的业务性、政治性比较强,关主任带领我们学习研究政策、制订区里面的贯彻措施,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有一次全区开脱贫攻坚第七次推进会,为了保证第二天早上能正常开会,关主任带领我们连夜制订了7个文件。”鹤山区扶贫办副主任仇志坤说。
“在扶贫办加班是常事儿,关主任早上6点多便赶往鹤山区开始一天的工作,有时候在村里督导,中午顾不上吃饭,晚上11点才吃饭,之后还要加班督导,经常一个月也回不了两三次家。”说起关韶科的工作劲头,鹤山区扶贫办工作人员常宏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关韶科的妻子待产,需要人照顾,当时正值全省脱贫攻坚大督查关键时期,直到妻子进手术室,关韶科才匆匆赶回去。女儿出生后,他原本有1个月的陪产假,但他仅陪伴妻子3天便匆忙回到了工作岗位。
“平时我会和妻子、女儿通过视频报平安,现在女儿4个月了,见到我的照片比见到我本人更多。”说起自己的女儿,关韶科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因为工作责任重大,他便把对家人的牵挂默默放在心底。
找准致富路子,发展特色产业,谋划增收项目
鹤山区西部山区的贫困村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少有水浇地,贫困户仅靠种地难以脱贫,关韶科立足山区秀美风光和山区石屋、石碾等传统文化特色,大力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帮助各村规划打造特色景观,谋划乡村旅游增收项目。
“以前没有修路,俺都是翻山越岭,牵个小毛驴去卖核桃、香椿,现在路修通了,来村里旅游的人多了,游客可以直接到我家买农副产品。种的核桃、香椿、小米有了销路,一年能收入3万元,不仅脱了贫,还致富了,”说起自家的脱贫路,鹤山区姬家山乡东齐村45岁的村民李明荣打开了话匣子,2015年底脱贫的她,在此之前,家里种植的核桃、香椿一直没有销路,因此不敢大规模种植,全家年收入不足5000元。“2015年,村里发展乡村旅游,乡里村里的干部给俺村修了一条青石板路,吸引了更多游客来俺村,家里种的农副产品有了销路,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李明荣说。不仅如此,鹤山区扶贫办还免费提供了桌椅、床单被罩和生活用品,帮她家开起了农家乐,让她通过服务旅游增加收入。
贫困群众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
“我家以前的房子都是平房,在塌陷区,雨天屋里漏雨。现在赶上政府好政策了,不用掏钱就给我们一套房子,这边不仅环境好,而且离医院、学校近,孩子上学特别方便。”采访当天,正好遇到第一批易地搬迁安置的贫困群众在幸福花苑门口领钥匙,姬家山乡娄家沟村贫困户杨金林说,区里不仅给大家分了房子,还会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小区附近安排工作,让贫困群众有经济收入。
关韶科深知产业发展是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的“造血干细胞”,他多次组织召开产业扶贫现场会,组织各乡镇办、各村到区内农业龙头企业观摩,学习先进经验,帮助他们结合实际谋划项目。目前,鹤山区共建成产业扶贫基地15家,350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年人均收入1.2万元,带动近千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谈及下一步脱贫工作,关韶科说:“只要你真心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能把你当作亲人,扶贫工作也能更好地开展。今年我们有信心完成2140人的脱贫任务,到2020年,确保鹤山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