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
人民的获得感》解说词摘要
2017-07-27 08:21:08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及解说词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70%——这是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中一个引人骄傲的数字: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7000万人——这是一个令人牵挂的数字:截至2014年,中国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
他们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此时作出的减贫承诺,一诺千金。
【解说词】
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90多年栉风沐雨,持之以恒,坚定地践行。
当中国踏入新的改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是一场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变革。
2015年10月16日,一场以携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为主题的国际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70%——这是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中一个引人骄傲的数字: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7000万人——这是一个令人牵挂的数字:截至2014年,中国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他们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形象地解释了何为精准——要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不能拿手榴弹炸跳蚤,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精准扶贫成为新阶段扶贫改革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带有方向性意义的重大改革。
建档立卡,这项首创的中国式方法,是精准扶贫的工作起点。档案里每家每户的贫困原因写得清清楚楚。
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强调,要让贫困地区的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孩子们需要好老师。2015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乡村教师队伍支持计划,300万乡村教师因此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民生领域的改革始终坚持“社会政策托底”,牢牢守住民生底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开展了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居住证制度、城乡住户收支调查一体化制度等专项改革。
2014年6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构建新型户籍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提速。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不是让农民简单地进城,而是要真正共享城市公共服务。
目前,全国已异地办理身份证668万个;1395万多无户口人员已经登记了户口,到今年年底,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将基本解决。
十八大以来的教育改革,覆盖了教育的全过程。每一个学段都有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都有亮点纷呈的改革措施。我们把公平和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公平,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一个突破口来抓;质量,也是覆盖整个教育领域的。以改革推公平、以改革提质量成为共识。
改革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中央财政投入1032亿元,全国“入园难”正在逐步得到缓解。
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关注度最高。尤其是北京的择校问题,是教育界公认的“硬骨头”。
到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阳光监督入学。“择校热”正在逐步得到缓解,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4年8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改变“大而不强”,推进内涵发展,《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等,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2009年起步,到2013年建立起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基本医疗保障网。2015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提高了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障的同时,几块最难啃的“硬骨头”考验着改革者的魄力和智慧——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大检查、大处方的现象仍然存在,医疗资源“倒三角”分布格局尚未打破,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
改变这一状况的改革举措就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让优质的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起来,服务于基层患者。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
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制度保障着“舌尖上的安全”。
2015年10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各地积极创新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进一步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第三方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构建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2016年1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强调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了职责明确、务实管用的责任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的结构之变深刻、生动,创造了更多就业,增加了更多更稳定的收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更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热情得到有序释放;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艺精品、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感染着、凝聚着亿万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正逐步成为现实;绿色理念正转化为绿色机制,老百姓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普遍增加了获得感。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历程,我们更加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经受住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考验,一定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