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2版
          

化解矛盾不出村办好实事惠村民

(上接第一版)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纪委还为古城村每位党员配发了学习资料、笔记本,将每月15日确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日。此外,该村“两委”班子还签订了廉洁承诺书。今年8月份,在古城办事处12个行政村组织的党建观摩活动中,古城村名列第一。

  挨家挨户走访  摸排,化解村民矛盾纠纷

基层党组织建强了,基层工作就好开展了。此前,古城村因为涉及征地补偿项目较多,村里长期存在矛盾。矛盾不能在村内化解,就有村民不时到区、市甚至省里上访。

为支持驻村工作,市纪委专门成立了帮扶组,增派人员配合第一书记赵文昌到村开展工作。帮扶组对村内的各类矛盾进行了摸排,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走访。对于居民的合理诉求,他们想方设法满足,让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则耐心地给村民讲道理,取得村民的理解。

“去年秋天,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征用了村里的一块荒地,7户村民因为此前都种过那块荒地,就因补偿款发生了争执,都觉得补偿款应该全部分给自家。”高建功说,市纪委帮扶组的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趁着村民的空闲时间,连续数个晚上到村里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在帮扶组工作人员的劝解下,村民们同意了补偿款平均分配,一桩潜在的上访案件就此化解。

古城村党支部委员王录孝表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自从市纪委对该村重点帮扶后,该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今年年初以来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11月10日,市纪委联合市监狱在该村开展了“好邻居、好公婆、好媳妇”评比活动,并对获得荣誉称号的村民进行公开表彰;11月20日至22日,市纪委联系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到村里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把相邻村庄的村民都吸引来了。

  协调贷款、帮助 就业,办好惠民实事

“你看看,这是俺村新架的电网线路,以后用电高峰期也不担心用不了空调了。”记者在村内采访时,村民邢焕喜高兴地指着路边线杆上的一排排电线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市纪委为村内协调改造的。

古城村原来的电网线路是30多年前架设的,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每到用电高峰期还会出现停电的情况。市纪委得知这一情况,专门安排人员召开协调会,向市供电公司争取扶持政策,投入80余万元资金对该村的线路进行全面改造。

让村民欣喜的事情远不止这一件。村内新配了垃圾中转箱,生活垃圾及时清运,村民再也不担心垃圾没处倒;村内有人想创业却苦于没有资金,市纪委为他们协调了小额担保贷款,并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技能培训;逢年过节,市纪委还组织人员到村中对困难群体开展集中慰问;近两年来,市武警支队、市人民医院、邮储银行鹤壁分行、淇滨小学等单位分别结合本单位特点,先后到村开展国防教育、义诊、反诈骗教育、看望留守儿童等活动……

“这两年,俺村的变化一个接一个,大家伙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采访中,村民王梅英感叹。

据悉,市纪委当前正在协调资金,计划对该村有破损的道路进行全面整修。今后,让古城村村民欣喜的好变化还会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