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古城换新颜,文脉永续传
2018-06-26 02:32:22
□本报记者 王利英
提起历史文化名城你会想到什么?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是灰砖青瓦、大红灯笼高高挂,抑或是别有情调的酒吧、咖啡馆和商铺?
抛开这些你会发现,她们或是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或是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或是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名人,或是因出产精美工艺品而著称于世……
浚县,作为河南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县,有着独特的魅力。其境内保存了300余处名胜古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4处16项,省级重点保护单位7处10项。每一次走近她,都仿佛在品读一段活着的历史,在触碰一段传奇。
连日来,怀着对浚县古城的崇敬,记者循着历史的足迹,穿梭于古城大街小巷,感受着古城在文化驱动下散发出的新活力。
6月的浚县,满目翠绿,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坐落在大运河畔的浚县古城古朴庄重,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为更好更快地把浚县古城打造成“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旅游名城,使其成为全省特色旅游的亮点和全国闻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浚县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艺术提升、永续利用”为基本原则,全力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浚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项目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控制面积5.5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主要项目包括古城肌理保护修复、运河文化带、琵琶文化生态岛等。
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6.5亿元,拆迁面积17万平方米,实施建设项目48个,入驻服务企业和特色商铺130多家,西北片区已形成旅游环线,古城墙、西城门、世袭翰林府、古县衙、海棠谷等项目修复如旧、改造成景,已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北城门、东城门、南城门等项目也已对外开放,山、水、城交相辉映的古城形象日益彰显。2016年、2017年两年年均游客达150余万人次。
使出“绣花功夫”,突出“细”的风格
精细,是浚县古城修复过程最突出的风格。古城修复过程中使用的一块砖,一片瓦,一扇门窗,一个小摆件都有讲究。
榫卯(sǔn mǎo),是一种充满中国智慧的传统木匠工艺,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今年71岁的杨素贤从16岁当学徒,如今从事古建筑修复工作已50余年。日前,浚县古城端木翰林府历史建筑片区处,他正戴着老花镜,和同村的老伙计侯刘祥为一栋清朝传下来的古建筑做一扇窗户。绘图、墨斗标线、锯子拉开、刨子刨光,拼接组装,一扇方格窗完工,全程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依靠木条凹凸部位相结合。
细不仅体现在修复古城的手法上,还体现在一砖一瓦上。在浚县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修复现场,屯子镇老泥瓦匠人张三根正坐在一堆青砖上休息。他指着身后的一堆方砖说:“这些方砖有的是从旧房子上拆下来的,有的是从村里收上来的,都是清朝时期的烧砖手艺。修复古建筑时,原来房子上能用的附件全用原来的,实在损毁严重的就用这些收上来的。”
“村里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被主家拆掉,拆下来的方砖、墀(chí)头一般用在新房地基上,门窗则用来烧火,实在太浪费,因此我们挨村挨户将这些老物件儿收集起来,用来修复城内的古建筑。”浚县古城办韩守富告诉记者。
在浚县古城内,随处可见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匠人们通过古建筑的墀头、柱础、挂落等元素来展示每个景点、每座建筑,努力使其成为艺术品。
这种传统文化中“细”的风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融入到古城保护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从哪条街道布局哪个业态,到哪个古建筑作何摆设?从哪条路应该种什么植物,到哪个路段卫生谁负责都有详细安排。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现在的浚县,依然是这则箴言的一个有力注脚。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