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日报03版
          

技术创新就是生产力


黄跃卿(左)指导记者对经过预缩的布匹进行复检。王帆 摄


□本报记者 范鑫

牛仔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生产一匹牛仔布需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上浆?11月8日,记者带着好奇和疑问,来到位于淇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新牡丹纺织有限公司,体验纺织工人的工作流程并了解牛仔布的制作工艺。

“现在的织布行业已经不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成倍增长。”企业负责人黄跃卿告诉记者,他们所生产的布料宽度达到了2.3米,这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使客户在布料的裁剪上有了更大的余地。

记者怀着满满的好奇心在黄跃卿的带领下走进生产车间,只见一捆捆棉纱在大型纺织机械上来回缠绕,经过整经的棉纱依次通过染色、上浆、烧毛等工序变成一批批成品布料。

“牛仔面料的生产过程分为前道工序和后期整理,共有整经、染色、分纱、浆纱、穿筘或接经、织造、初检、烧毛、丝光、预缩、复检、打卷包装等数十道工序。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我们可以生产出不同颜色和经度的牛仔面料。”黄跃卿介绍。

“为什么要上浆?”“牛仔布料的染料里都有什么成分?”记者边看边问。

“上浆的目的是为了使纱线表面光洁耐磨,开口清晰,提高可织性,此外还有保持韧性、提高强度的作用。牛仔布料会根据客户需求染成不同的颜色,每次水洗后颜色都会产生变化,直至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颜色。”黄跃卿解释。

由于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电脑程序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记者只是感受了一下初检、复检等工序,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对质量的控制和机器精准的调校依然只能依靠人工完成。

“技术创新就是生产力。2009年,我们与新乡一家企业合作,在面料中加入导电丝,率先在国内生产出抗静电牛仔面料并获得国家专利,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现在我们日产能为4万平方米,等新的厂房建成后,我们的日产能将扩容到6万平方米。”有着20余年工作经验的黄跃卿不但精通各项生产工艺,更是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