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把人心聚起来让弱村强起来———记退役军人、示范区古城办事处杨吴村党支部书记杨春利

□本报记者 王利英

“村里乱搭乱建的临时板房全拆了,就连多年的臭水沟也变成了小游园,短短半年时间我都快认不出这是杨吴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4月22日,市民杨晓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办事处杨吴村走亲戚时,在微信朋友圈感叹。

杨吴村半年多前还是软弱涣散村,历史遗留问题多,纠纷不断,上访较多,人心涣散,村级事业发展滞后。之所以能8个月从软弱涣散乱村变成和谐先进村,很多村民说得归功于去年8月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春利。

临“危”受命

任村党支部书记,逐步解决村里遗留问题

“老杨,房子盖到几层了?”“一层刚封顶,等工人有空了就建第二层。”4月23日,记者刚进杨吴村就听到两名村民的对话。

记者向他们问起杨春利,被称为“老杨”的杨焕玉说:“要不是春利,我家的房子到现在也建不成。”

1996年村里整体规划,杨焕玉家宅基地被改造成了村道,一直得不到补偿,于是与邻居因宅基地发生矛盾纠纷,经常上访,村里多次调解无果。直到2018年8月,杨春利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这起持续了20多年的矛盾纠纷才得以解决。

 “孩儿该娶媳妇了,房子一直没着落,着急啊!现在好了,邻居把地方让了出来,我们的房子也盖上了。”杨焕玉乐呵呵地说。

正说着话,村里大喇叭通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半小时后到村委会开会。记者赶到村委会时,屋里已经坐了几名村民,正在商议如何解决村里的一些遗留问题。

“春利算是临‘危’受命上任杨吴村党支部书记的。去年为了整顿该村软弱涣散现状,我们走访了很多村民,他们推荐了杨春利。办事处考察时发现,春利当过4年兵,在一家大型企业里工作,很能干很务实,我们做了思想工作将他引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古城办事处主任助理栗培元说。

(下转第五版)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