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涣散”帽子带动村民增收———记淇滨区钜桥镇路屯村驻村第一书记杜鹤燕
2019-08-22 02:23:39
□本报记者 朱向阳
“杜书记,俺这首歌能不能上啊?”“杜书记,我们这个舞蹈能不能排到前头?”“杜书记,俺刚才发挥不好,回去加紧练习,还是让俺上台吧……”
日前,记者到淇滨区钜桥镇路屯村采访,看到村委会大院内不少村民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什么。
文艺活动受追捧,村民参与热情高涨
记者走近仔细一听,才知道大家都是想表演节目、展示自己。被几十名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中间的这名女同志叫杜鹤燕,是淇滨区文化和旅游局派驻钜桥镇路屯村的第一书记,村民们正在和她商量第二届消夏文艺晚会的节目安排。
“原计划12个节目参加演出,现在已经报名的节目有19个,还有不少村民要求参加……”杜鹤燕说。
“从去年开始,俺村多了两件高兴事儿。”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路屯村春季举行趣味运动会,拔河、跳绳、滚轮胎、“两人三足”等比赛项目很受大家欢迎;8月份村里举行消夏文艺晚会,也有很多村民报名参加,村里还找来了赞助商,为大家提供奖品。
第二天,记者跟随杜鹤燕来到了今年消夏晚会演出骨干——路屯村广场舞队队长杨希英家。刚进院门,杨希英两岁半的外孙女伊伊就拿着一串葡萄跑向杜鹤燕。她踮起脚尖,把葡萄高高举起,送到杜鹤燕手中,奶声奶气地说:“吃,吃!”
杜鹤燕说:“做基层工作要从‘连心’工程开始。到村民家去得多了,小孩儿跟我都很熟了。”
“咱们广场舞队现在有20多名队员,年龄从30多岁到65岁不等,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跳一个小时。”杨希英说。
落后村成为全镇综合考评第二名
因家族间分歧,路屯村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没有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不是党支部委员,这导致各项工作难以开展。2017年,路屯村党支部被认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杜鹤燕说:“刚到路屯村时,看到宽敞的村委会大院里堆着不少建筑机械,少许空地还被村民占用成耕地,8间办公房只有1间能正常使用。”由于湘江东路拆迁安置不到位等原因,村委会的办公用房被村民用于居住,村里道路长期无人打扫,垃圾成堆。
杜鹤燕到任后,在钜桥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路屯村选举工作,配齐了“两委”干部。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徐改田说:“有了党支部书记,也就有了领头羊,之后的工作就顺利多了。”杜鹤燕带领村“两委”干部建立了村级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明确了班子成员的职责,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经过不懈努力,路屯村党支部2018年摘掉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路屯村在钜桥镇综合考评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培养6名中青年后备干部;有效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
路屯村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义务植树、卫生清扫、扶贫济困等活动。杜鹤燕介绍,村里以3月学雷锋月为契机,组织党员、“两委”干部20余人参观鹤壁好人馆,激发党员干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内生动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组织强起来,才能把人心聚起来,带动村子富起来、强起来。
路屯村原有的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村“两委”投票选出了6名文化程度较高、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中青年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为路屯村后续发展积蓄力量。“组织后备干部统一学习,可以增强他们为民服务的意识;让他们参与村里各项事务,能增强其工作本领。”杜鹤燕说。
“党和国家关怀我,我去年脱贫了,杜书记还经常把自己买的棉衣、被单送给我,我很感动。”在杨美合家中,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杨美合缺少一技之长,妻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去年,按照淇滨区“六改一增”要求,村里对杨美合家的墙、地、院、门窗、照明、厕所进行了改造,还增添了家具和衣物。进行危房改造后,杨美合家原本破旧漏雨的小屋焕然一新,小院两侧种有玉米,屋前是一条刚硬化的小路,直通院外。
改善周边环境,为区“双创”园建设贡献力量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整个村庄。”杜鹤燕说,“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必须重视教育、重视科技的力量。”杜鹤燕积极与企业联系,带领村里四至六年级儿童参观国立光电公司,让农村孩子感受科技的魅力。她还想方设法帮助村民增收,借助鹤壁日报社组织的农产品推介会,为村民销售了4000多元的纯手工绿豆粉皮。
位于路屯村居住区以南300米的淇滨区创业创新园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有京东、阿里云等多家明星企业,园区位于路屯村行政区域内。为了提升园区品位,村党支部带领村民陆续拆除违法建筑11处共计515平方米,有效遏制周边违法用地情况;清理大小街道15条,提升了园区品质和村民生活质量;翻修人行道5公里,方便了人员通行。
截至目前,杜鹤燕带领党员干部义务植树8000多棵。走在“双创”园外干净的道路上,可以看到,停车场如同小花园,规划有序、十分整洁,四周有绿植和鲜花环绕。
产业带动就业,有就业就能增收。不久前,市荣久电器有限公司决定到路屯村成立分公司。“企业优先吸收俺村村民就业,村里残疾人也能在家门口上班了。”徐改田说。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乡风,依托鹤壁东区开发建设的契机,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杜鹤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