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日报04版
          

浚县以“四到四访四覆盖”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本报记者 张婷媛 通讯员 徐双彬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浚县结合实际,在全县广泛开展情暖百姓大走访”行动,做到“四到四访四覆盖”,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以解决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着眼点,推动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农村去,访扶贫联系村和贫困户,实现困难群众走访全覆盖

按照“情暖百姓大走访”行动要求,浚县建立“驻村连户”常态化联系群众机制,以条件艰苦的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对帮扶人员进行分配调整,进一步明确县、乡领导和81个县直部门2300余名帮扶干部分包责任,并对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51个贫困人口多的重点非贫困村加大帮扶力量,分级建立脱贫攻坚台账,逐村、逐户责任到人。

全县党员干部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疏导情绪、帮助生产、扶贫济困、固本强基”等内容,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排查、大化解、送温暖”行动,深入扶贫联系村,走访困难群众,在家中“拉家常”,在田间“谈农事”,在板凳上“话发展”,做到扶贫联系村和贫困户走访全覆盖,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

截至目前,浚县累计走访困难群众2.3万余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274条,汇总梳理好点子52条,打通工作“堵点”131个,办理实事1923件,化解矛盾213起。

到软弱涣散村去,访基层党员群众,实现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走访全覆盖

浚县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作为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主动下沉作为,建立“党群部门驻弱村、政法部门驻乱村、经济部门驻穷村、业务部门驻产业村”的联动机制。实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一联三解”(联村,解信访稳定难题、解社会民生难题、解经济发展难题),县直单位机关干部“一帮三建”(帮扶一个村,帮建基础设施、帮建致富项目、帮建发展规划),乡(镇、街道)机关干部“一包三抓”(包村,抓思想整顿、抓班子配备、抓制度建设)措施。开展“集中驻村调研、集中摸排矛盾、集中解决问题”的“三集中”走访活动,到联系的软弱涣散村驻村调研,与党员群众开展谈心活动,并分层次召开座谈会,了解村情民意,摸清群众诉求,听取意见建议,实现对“弱村”“乱村”“穷村”走访剖析全覆盖。

近期,浚县走访“两委”干部、离任村干部、老教师、村民代表、乡贤、普通群众3300余人,化解信访矛盾纠纷38起,解决修路、吃水、用电等民生难题60多件,新发展青年党员6名,平均每村储备后备干部3名。

到服务单位和服务对象中去,访基层干部职工,实现服务对象走访全覆盖

浚县聚焦改进工作作风和解决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积极开展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职能管理的原则,深入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全面扩大调研工作覆盖面,走访基层干部职工、群众,确保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

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分管工作领域、党建联系点等开展调研,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深入驻地单位开展调研,县直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本单位、本系统进行调研,其他党员广泛进农村访农户、进社区访居民、进单位访服务对象,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县行政服务中心为提高服务群众效率,实行“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近期,浚县累计征求意见建议1317条,县级领导干部已整改完成44项,科级领导干部整改完成387项,引导机关党员在改善民生、项目建设、“六城联创”、信访维稳等重点难点工作中走在前树标杆,在推动落实部门工作中争先锋创佳绩,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到问题突出、发展困难的企业去,走访企业经营人员,实现园区企业走访全覆盖

为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堵点”“痛点”,浚县开展“百企千商大走访”活动,县级领导干部打头阵、科级干部当先锋、普通党员为主力,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建立政治认同,实现服务企业“一站式”。

值得一提的是,浚县建立企业“服务管家”制,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较强的42名科级干部到48家民营企业任“服务管家”,从各企业亟须解决的人才引进、用地、税收、资金、用电、环保、企业上市等问题着手,为企业发展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全县企业“服务管家”累计服务企业996次,共发现梳理流动资金、企业用工、市场销售、手续办理、环保治理、安全消防、债务纠纷和其他问题等8大类154个,已解决138个,问题解决率达到89.6%。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