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9-11-25 08:19:18
甲方: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乙方:鹤壁市人民政府
甲方是河南省地质找矿、地质服务和地质科技的主力军。多年来,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实现中原崛起中发挥资源保障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地学支撑作用,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发挥开路先锋作用,为自然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为河南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乙方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全国首家国土空间优化发展实验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现代农业领域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整市建制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市内现代工业体系齐全,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优良,产业优势、都市生态农业优势突出。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好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指导意见》(豫政〔2019〕19号)文件精神,双方经过友好协商,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战略合作,并争取将鹤壁纳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河南省地质调查战略合作的重点支持对象,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达成本协议。
一、合作内容
为进一步加快鹤壁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其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为全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探索路径,开展多方面的战略合作,主要内容有:
(一)发展壮大现代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
1.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开展煤、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花岗石、建筑石料灰岩、化工灰岩、地热等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为鹤壁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能源、资源保障。
2.壮大现代服务业。支持鹤壁市发展全域旅游,开展地质遗迹调查研究,开发地质旅游资源,推动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发展信息服务,编制鹤壁市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图集,强化卫星遥感、多维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建设城市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为规划、建设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3.发展现代农业。支持鹤壁市高水平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开展特色农业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富硒土壤详查、富硒农产品开发与产业培育,支持鹤壁市构建“绿色土地”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支持鹤壁市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鹤壁市土地资源、水资源、水环境、地质灾害危险性等评价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支撑。
2.高水平建设鹤壁东区。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构建鹤壁东区城市地质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助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管廊城市、人文城市、绿色城市建设。
3.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县、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建设,挖掘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传统文化优势,打造特色小镇、观光农业、乡村民宿等新模式。
(三)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提升节约集约水平。推广资源节约先进经验和技术,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科技创新,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对矿山固体废弃物进行开发利用,对城乡各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发展壮大循环经济。
2.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谋划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围绕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调查与综合治理,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污染治理等修复工程。支持鹤壁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开展浅层、深层地热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利用,开展地热资源回灌试验研究,保护地热资源再生,避免过度开发、促进科学利用。开展地气污染调查工作,探索污染防治技术。开展绿色发展研究,创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机制,为资源型城市实现矿业绿色发展探索路径。
3.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掌握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开采量,为地下水功能区划、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提供依据。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定界保护和后备应急水源地勘查,为城市安全供水提供保证。开展淇河等地表水体的整治,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系统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灾害科学防治,提升水资源保护及科学利用水平,建设海绵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
二、组织实施
双方共同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合作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审定合作总体部署方案,协调解决合作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加强交流沟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编制合作总体推进方案;组织重大合作项目的论证;组织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定有关技术标准和制度体系;负责联络、沟通、报告有关情况;协调解决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共享问题。
三、工作分工
甲方:
1.负责编制合作项目规划设计、工作方案,负责合作项目中地质技术服务工作的安排部署和落实。
2.组建分支机构“河南省鹤壁市资源环境调查院”,负责机构、编制、委派工作人员、保障人员经费,统筹合作项目实施和技术服务。
3.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并联合相关科研机构,为合作项目提供专业技术保障。
4.配合乙方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基金和专项资金。
乙方:
1.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土地、矿业权等问题,为合作项目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向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多渠道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3.依托政府主导的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对合作项目的投入。
4.配合甲方在辖区内组建分支机构,提供办公场所,明确分支机构的主管市领导,为甲方开展地质勘查和技术服务提供支持。
四、成果处置
合作期间,双方对所获得的应保密资料及最终成果负有保密义务,合作形成的地质资料由双方共享,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汇交和提供给社会利用。
合作形成的成果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按照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由双方商定处置意见;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项目,由具体项目合同进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