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日报05版
          

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喜波:加强运河文化基础性科学研究


陈喜波


浚县的运河发展脉络从历史角度来看非常完整。东汉末年曹操在这里开挖了白沟,到了隋唐时期,在白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隋唐大运河。从历史记载来看,豫北地区的粮食产量非常高,这些粮食运往北京主要的漕粮转运地就在浚县这一带。此外,大运河浚县段还是茶和盐的重要流通渠道。

除了水路运输,浚县的云溪桥也是陆路运输的一个交通要道。从历代河南省地图上可以看出,浚县向东可以到山东、向北到河北,是一个交通枢纽。所以,我认为还可以继续挖掘一下云溪桥的历史价值。

对于大运河浚县段的保护和传承,我的建议是要加强运河文化的基础性科学研究。要从历史的大视野中看运河所蕴含的历史地位。其次,要进行系统保护,对大运河的保护要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政府、学界和民间要加强合作跟互动。然后,要保持区域一体化,大运河浚县段的保护要和滑县、内黄等地联合起来,要和运河沿线的古镇古村落联动起来。最后,浚县附近是黄河故道,要重视浚县和黄河的关系,做好这方面的挖掘和保护。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