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日报04版
          

抗击疫情


 市林业局党员志愿服务队慰问坚守在淇县桥盟街道古烟村疫情防控一线的卡点工作人员。(资料照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田慧丽(左)和同事在防护服上写上“胜利”“加油”字样,坚守在疫情防控救治一线。(资料照片,由市人民医院提供)



 王桂林(右一)和同事一起对商户消毒情况及消毒记录登记表进行检查。(资料照片,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


18名党员拧成一股绳奋战在抗疫一线

——记市林业局党员志愿服务队

□本报记者 李觊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在这场战“疫”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2月26日,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2月初,由18名中共党员组成的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同事间相互扶持、鼓励,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在吹响疫情防控的“集结号”后,这个18人的团队以小组的形式,第一时间进入社区、高速公路卡点、野生动物驯养机构等,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林业人的力量。

 “陆生野生动物是我们这次疫情暴发的源头,管控好市、县区的野生动物驯养、经营场所是非常重要也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市林业局党总支副书记王君林说,“我们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没有退缩,一次又一次地深入一线,排查驯养、经营场所的资质、防护措施等,耐心给群众宣传陆生野生动物管控措施18条等各项省、市发出的公告,在群众有疑问的时候耐心讲解,在群众不理解的时候从多种角度解释国家政策。”

 在淇县的一次摸排中,小组成员得知有一家驯养机构卫生不达标,原因是物资紧缺,购买不到消毒液和口罩。小组成员第一时间给市林业局领导汇报,后经多方协调,最终成功协调到50公斤消毒液、百余个口罩等物资。事后该机构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慨:“非常感谢你们帮助我们协调消毒液和口罩等防护物资,我们一定会正确使用,做好防护,不给国家添麻烦。”

 这只是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各个县区深入摸排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经营场所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切实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18名党员在排查野生动物场所和社区值守、卡点值守等工作中从没喊过累,而是积极主动地要求安排任务,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隔离病区里21天的坚守

——记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护理组第四救援队队长田慧丽

□本报记者 李觊

 当疫情发生时,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他们身穿洁白的“战服”,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防控一线。田慧丽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市人民医院第一批进驻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21天里,她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规范护理人员操作流程,与同事一起发扬团队精神,竭力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医疗救援任务。

 2月24日,电话那头是正处于集中隔离期的田慧丽。她嗓音略显沙哑,低调地说这只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儿。

 “1月28日,我们接到院里的紧急通知,当时我也没想到这一出门就是一个月回不了家。”田慧丽回忆,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让她和同事有些忙乱,好在大家很快就捋顺了各自的工作,一切也步入了正轨。

 作为单位新冠肺炎护理组第四救援队队长,同时也是特需病区护理负责人的田慧丽,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带领团队整理特需病区房间,办理患者交接手续。同时结合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她提早制订隔离病区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及工作细则,合理安排人员班次,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1月28日晚6时她和36名“战友”进入隔离病区,1月29日凌晨2时开始收治病人,正式开始与时间赛跑,与病魔决战。

 采访中,田慧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护士长,我不仅要对我们的患者负责,也要对我们的医护人员负责,不然我没法向他们的家人交代。”

 从合理规划隔离病区“三区两通道”的区域布局,到梳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计算大剂量使用消毒液浓度配比及标记大容器刻度等,每一个细节田慧丽都亲力亲为,确保万无一失。

 因工作强度大,田慧丽将护理人员被分成若干组,4小时轮一次班,科学严谨制订工作方案。“平时我要协助办公班,兼职治疗班,还要负责检查各类护理文书记录、病房环境卫生和各区域按时通风、消杀等,每项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到各班和每个组员,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间、定区域,因此加班加点成了工作常态,大家都很辛苦。”田慧丽说。

 记得有一天晚上10时多,一位护士在接班后刚进入半污染区进行消毒防护就晕倒了。这可把田慧丽吓坏了,她赶紧联系其他同事赶到病区,快速按照规范流程帮晕倒的同事完成消毒后将人抬了出来,经过医护团队一系列的急救处理,直到凌晨2时该同事才完全恢复意识,田慧丽心中的大石才落下。

 她说,面对疫情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只要有同事身体不适,其他人就会主动顶上。“刚进隔离区的那几天病人多,还要兼顾协调防护物资领用、病区消毒、保洁等后勤工作,经常是凌晨3点睡觉,早上6点又起来了。那几天我腰疼的毛病犯了,当时只想着不能倒下,我倒下了就意味着还得增补人员,我得坚持。好在有同事的体谅,帮我分担了很多工作,让我很感激,我们也一起坚持到了最后。”田慧丽说。

 正处于隔离期的田慧丽,有了更多和家人通电话的机会。回想过去的20多天,她很感谢家人的支持,同时心里也很愧疚。“我丈夫在疫情防控期间也经常加班。有一次当我得知孩子在家吃方便面时就埋怨丈夫,可儿子特别懂事,知道我工作压力大,一直宽慰我,让我放心。”说到这里田慧丽一度哽咽。

 她说,没有什么比来自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更催人奋进,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田慧丽将继续和“战友”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医护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全力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当前 关键还得看党员咋带头

——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城乡一体化

示范区分局淇水湾监管所负责人王桂林

□本报记者 李觊

 “我1993年在部队入了党,2011年转业到地方。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最吃劲儿的时候,还得看咱们党员咋带好头。”2月26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局淇水湾监管所负责人王桂林说,他和同事时刻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在抓好市场监管的同时做好包村卡点的值班工作。

 采访中记者从王桂林的同事胡广云口中得知,王桂林从大年三十开始,一个月来一直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而他91岁高龄的母亲一直在病床上。当记者询问王桂林此事时,他低语:“确实是这样的,我母亲从元旦开始身体就不好,一直住院。目前处于一种弥留状态,我们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面对母亲,王桂林心中不免愧疚。当年父亲去世时,他在部队无法尽孝,如今母亲身体不适,他和妻子都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无奈将照顾母亲的重任留给了18岁的女儿,这让他既心疼又欣慰。“疫情当前,身为党员咱掂量得出哪边更重要,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挤出个人休息时间尽量陪伴母亲。”王桂林说。

 一个月来,王桂林全力做好市场防疫宣传工作,巡查开门营业超市,排查外地返乡人员,检查市场乱涨价、交易野生动物等禁止性行为。他提到,这期间只要接到群众的投诉举报,就会第一时间到现场调查,严格按照工作规范核实相关信息,做好群众问题反馈等工作。

 “我们辖区商户都非常理解我们的工作。记得大年初一那天,有市民在饭店吃饭,为了避免此类聚集性传染发生,我们和商家沟通说明情况,对方也很理解和支持,给客人耐心解释,同时无条件通知其他客人退订包桌。”王桂林说。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王桂林说,他将继续与同事一起坚守在抗疫一线,尽自己的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