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双线作战”见成效
——市直机关各单位全员上阵打好防疫复工战
2020-03-04 06:09:21
□本报记者 李觊
划拨20万元党费用于疫情防控,筹集5万元购买清洁用品慰问防控一线卡点人员,号召市直机关在职党员进小区值守,累计督导70多个机关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征集市直机关党员先进事迹50余件……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号召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牢疫情防控工作,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推动复工复产工作,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行动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月29日,记者从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了解到,我市各机关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各项工作运行,两个“战场”同时作战已见成效。现在就让记者带您看看我市部分机关单位在“双战役”中是怎么做的。
市政府办公室:协调督导
服务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政府办公室坚决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党员干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专门出台防控具体措施,坚定信心,严防死守,全力以赴投入组织指挥、协调督导、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同时,积极协调服务各县区、各部门,紧盯疫情变化形势,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把握时机力度节奏,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及时全面准确贯彻全市决策部署,我们在执行完善好日监测报告、周通报调度、纵向横向高效沟通协调等制度措施的前提下,积极破解难题,充分运用我市资源,积极争取上级物资支持,优化使用,精准投放,努力保障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需要。分区分类、积极稳妥推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门店、市场等复工营业。”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穆忠文介绍。
在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的同时,为保证质量效果,指导协调县区和部门提高复工复产企业、行业和产业链的均衡性、协调性,关注、监测和提高复工率、到岗率、达产率,及时研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高效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市发改委:28个省重点项目
复工率居全省第一
全市100个市重点项目开复工77个;续建项目复工5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7个;28个省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建设,居全省第一……
一组组数字体现了市发改委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的决心。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发改委超前谋划、规范复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印发重点项目复工有关通知,明确复工范围、条件、流程等。2月7日,鹤壁东区披烟园等3个项目率先复工;2月19日,在全省率先组织项目开工活动。其间,相继举行了两次重点项目复工情况新闻发布会,吹响了全市多复工、早开工的号角。
为有序组织项目复工,市发改委对我市重点项目复工条件进行认真摸排,建立台账,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现场审核,并成立了综合协调、企业服务、项目复工、生产保障等4个推进组,确保项目复工开工高效推进。
通过实行重点项目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已协调办理66个复工项目出入证1388个,为项目复工创造了条件。并在重点项目复工开工中,严格坚持防疫、环保、安全“三个底线”,并在《鹤壁日报》上通报各县区重点项目复工开工情况。
市人社局:
帮助全市1.85万名劳动力实现就业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市人社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切实把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和稳就业各项工作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实。
强将手下无弱兵。市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对内强化各责任科室和单位协同推进,对外强化与工信、卫健、交通等部门沟通联系,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各项任务有序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强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落实。
在疫情防控一线,“人社党员服务专员”成为人社系统党员干部的另外一个身份,他们以党建引领,开展“一对一”定点服务,对口联系规模以上重点企业369家。“定点服务期间,我们要求服务专员每周至少深入、联系企业一次,宣传人社部门政策,动态更新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国富介绍,“我们还积极向企业宣传就业创业、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等31项业务疫情防控期间的办理方式,深入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发布用工岗位信息15635条,帮助全市1.85万名劳动力实现就业。”
为了帮助更多劳动者选择适合的岗位实现就业,市人社局多渠道对接信息,注重保障重点企业需求,同时推动了减免社会保险费、创新培训方式等8项政策落实。截至目前,组织耕德电子、天海集团等重点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到浚县善堂镇等人口密集乡镇现场发布用工需求信息3000余条,通过鹤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等渠道累计推送用工需求岗位信息累计16014条,基本保障了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
市教体局:
9个免费线上教学平台确保“停课不停学”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体系统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形势发展,多措并举做好复学准备。”市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裴中喜介绍。
疫情当前,家长最关心的是学校何时开学的问题。在当前疫情严峻的形势下,抓实线上教学成了教育部门的首要举措。为此,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在延时开学期间组织开展在线学习的通知》,出台了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实施方案,成立了线上教学专家指导组,推荐9个免费线上教学平台,“一校一策”开展免费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努力保证教育教学不受影响,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就下一步面临的开学问题,市教体局严格落实上级精神,实行分级“验收”原则,按照属地管理实行分级验收制,市教体局负责县区教体行政部门、市直学校的开学验收工作,各县区教体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学校的开学验收工作,实行“三不”原则,即不充分不开学,不到位不开学,不达标不开学。
同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县区教体行政部门及直属各学校科学制订开学预案,保证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后的防疫物资齐全、防疫措施细致有效、教育教学开展有序、应急事件处置有力,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坚决守好一片净土。
市妇联:“六心关爱”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按照市委关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要求,市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推出“六心关爱”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我们的‘六心关爱’即精心摸需求、耐心宣政策、贴心搞服务、诚心来牵线、细心做指导、暖心解疑惑,用心搭建企业复工复产联动平台。”市妇联挂职副主席申黎敏介绍。
我市以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巧媳妇”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等群体为重点,在精准摸排的基础上,帮助对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资源信息、专业服务。同时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妇联系统工作群、群众联系群等阵地宣传全市各部门帮助企业复工的援企稳岗政策53条。
为了帮助企业提振信心,解决用工短缺难题,市妇联依托“春风行动”公益招聘载体,采取“不聚集、不接触”的线上云招聘模式,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又与邮储银行合作,为企业牵线搭桥,解决女企业家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巾帼文明岗专业优势,指导企业做好开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整合妇联系统巾帼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团队,开通12388“暖心热线”,强化复工复产人员心理关怀,为复工员工戴好“心理口罩”。
市交通运输局:打通16条
应急物资“绿色通道”
打通了交通运输线,就打通了群众的生活保障线。市交通运输局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和市场需要,全力加快复工复产,有序恢复运输能力。
其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市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专班,下设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保通保畅两个工作小组,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确保高效运转,开通应急物资“绿色通道”16条,发放并办理跨省运输通行证A证265个,累计运送生产、生活应急物资1万余吨,为群众出行和民生物资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满足群众出行,我市就“三返”(返岗、返工、返学)流入人员数量进行预判,全市投入营运客车330台,疫情防控应急保障客车20台,市内交通投入公交车辆1080台,出租车辆120台,运力相对充足,基本能满足当前群众的出行需要。
据悉,为应对“三返”高峰,市交通运输局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了100余人的应急队伍,安排40辆客货车作为应急运力,同时市远通公司组织10台定制客车为鹤煤集团、市人民医院等单位提供新老区之间的通勤班车服务,储备20台客车,可随时开通定制客运、包车客运,实施“点对点”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