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日报03版
          

雾中游土门

□贾振才

鹤山区姬家山乡有个土门村,听说这里“望可达汤阴,观可至大伾,仰可看五岩,俯可览洹河”,早想尽兴一游。得益友祝旭在这里任驻村第一书记,让我来了个雾中一游。

出新区,越山城,历杨邑,绕五岩,钻隧道,土门到了。在车上,友说:“土门是个古香古色的村落,现有200多口人,民风淳朴,原姓居多。百里古栈道、扭劲儿树、佛头山……你会为这里的风景人物感动的。”我看着雾蒙蒙的窗外暗道:“年近半百,哪里还会轻易感动?”

雾越来越大,打上背包,好友引路,开始攀登土门旁的青山。山脚下,鸡鸣声、狗叫声、说话声不断传来,就是看不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在喧闹的今天还有这样的村庄,还有这样的幽静,我不由自主地感叹:“远离真实农村太久了,能静下心来听听农村的声音真好!”

越走越高,云雾缭绕中只见几棵枫树枝青叶翠,有稚儿合抱之粗,树龄估计有百年了。树北有口古井隐约可见,井上轱辘还有旧时的样子。树下东望,只见青山苍苍,雾气茫茫,一条盘山小路在山谷中时隐时现。友说,这是百里栈道。我们站的地方是西入太行的第一关!

心中感叹:昔时的慢生活是好,其实他们是不慢不行呀!漫漫长路,马拉驴驮,肩挑背扛,急有用吗?能快得起来吗?据说赵匡胤送京娘时走的就是这条路,这山谷现在还叫京娘谷。茫茫云雾中,一个个古人浮现眼前,他们慢慢走,希望在前面,目的总会达到。他们心急而气不躁,今天,我要心不急气不躁。

向前走吧,一会儿走在马路上,一会儿走在古栈道上,心里一会儿古代一会儿现代,思绪如雾飘忽不定。猛然间,一阵阵浓郁的松香扑鼻而来,穿过碎石栈道,走入树林,松树和枫树夹杂,山更翠,气更爽。一棵大枫树扭着劲儿,斜着身子耸在高岩上,枝叶如盖,干可堪抱,树上云雾蒸腾,这就是朋友说的扭劲儿树了。人活难,奋斗难;树活难,奋斗也难呀。我感动了:树高若此,树强若此,树立若此,我仰望!

盘绕下山,不知不觉间,蜡烛山、漏斗山、云头山过去了。路两边的青青玉米叶迎风作响,桃树、杏树、梨树、李树、石榴树掩映在雾气之中。友不停地与两边锄地的人打着招呼,那些人脸呈古铜色,举手投足间透出山里人的淳朴。

 走到山脚已入土门村中,房子是石头砌成的,让人想起归有光的百年老屋。友说:“今天很遗憾,雾太大,没让你望汤阴,观大伾,仰五岩,瞰洹河。”我能说什么呢?今天我来了,听到了陶渊明的“犬吠”,听到了王维的“语响”,听到了历史的脚步声,听到了现代的奔腾,也听到了友想把古代和现代融为一体来建设这里的热望。

 此天覆盖此地,此地诞生此山,此山生养此人,此人创造此景。虽然有憾,但这不正是人生常态吗?能与自然相合,感知天地人、现在与未来的相融,不是人生的幸福吗?有此感动,此次土门雾中之游,不就无憾了吗?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