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携手共建新家园
——我市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峥 李拥军

新房入住在望,供水更稳,道路更宽,通信信号更强,应急救援有了保障基地和专业力量……

2021年7月以来,我市以“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需求,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再造美好新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6月21日,记者就我市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进行了采访。

从危房到新居

乡村受灾住房修缮加固、原址重建和货币化安置工作已全部完成

为尽快实现“重建美好家园”目标,我市扎实推进乡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截至6月初,乡村受灾住房修缮加固、原址重建和货币化安置工作已全部完成,520户集中安置村民已完成分房,集中迁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白树民介绍,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后,我市第一时间出台《鹤壁市灾后房屋安全排查评估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房屋安全鉴定复查工作符合规范。同时,重点做好水淹房屋结构变化动态监测,时刻关注安全隐患。

为提高恢复重建效率,市住建局印发《农村房屋建设图集》和《农村房屋维修加固技术指南》1000余套,免费供群众选用。同时,委托省建科院专家、设计公司专家分别对农村建筑工匠1800人次和190个村庄的受灾群众进行业务培训、逐户指导。

为帮助群众降低房屋恢复重建成本,市住建局采取统一议价等方式,积极协调全市水泥厂、商砼站、砖厂等建筑材料企业向群众低价供应建筑原材料。

在2021年度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乡村住房恢复重建评分排名全省第二。

优先保障生产生活需求

3个月内完成市政基础设施主体修缮恢复

“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市城市管理局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需求问题,3个月内完成了市政基础设施主体修缮恢复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福生告诉记者。

市城市管理局把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作为首要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该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编制完成《鹤壁市市政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每项工作、每个工程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地、见实效。

 为破解资金难题,该局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债券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与央企或大型国有企业合作,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吸引各类银行机构参与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申请银行项目贷款。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