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救灾快重建稳守护祖国花朵

 (上接第一版)校园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市教体局还为全市4921名建档立卡和受灾困难学生发放助学大礼包,确保不因灾情出现学生失学、辍学现象。

“灾后恢复重建绝不是简单修复。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学生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秋季开学第一课,全市教体系统把灾后恢复重建、疫情防控与思想政治引领相结合,开展了‘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师生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志广说。

洪涝灾害的发生,推动了我市教体系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和防灾减灾基础能力提升。我市教体系统先后召开市直教体系统以案促改工作部署会,开展安全稳定工作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校园安保人员等应急人员提升培训工作,并组织全市教体系统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开展防汛避险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各单位抢险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和抢险技术能力。市教体局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紧急情况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对汛情等自然灾害、疫情卫生、学生安全事故、网络舆情等七类紧急信息,要求半小时内电话报告、1小时内书面准确报送,并加大各县区教体局、市直各学校、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关于值班值守和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能力。为将风险降至最低,我市教体系统还建立学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停课机制,与市气象局联合印发《鹤壁市学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停课工作实施细则》,建立暴雨红色预警条件下停课措施会商研判、情况通报、信息共享、责任查究等工作机制,明确停课标准、停课安排和发布传播。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一名极端暴雨天气预警工作联系人,专人负责极端暴雨天气预警联络工作。

“去年的洪涝灾害让我们意识到学校防汛安全教育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目前,我们已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防汛应急救援队伍、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召开了全市校园安全及周边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和校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部署会,要求全市所有学校配足、配齐防汛物资。”市教体局安全管理科科长蒋晓娜介绍,全市各中小学还在世界气象日、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防汛知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防汛避险意识、提升师生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在全市教体系统开展汛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重点排查教学楼、宿舍、餐厅、图书馆、实验室、办公楼、水电线路等重点部位,确保防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指导各县区加快推进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安全和质量并重,协调有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卫生、和谐的校园环境。”金志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