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四个强化”守护群众健康
——市卫健委全力推进灾后医疗秩序恢复工作回眸

□本报记者 温豫敏

 去年7月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导致全市448个医疗卫生机构受损,部分医疗机构无法正常就医问诊。洪灾过后,面对严峻形势,市卫健委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聚焦“四个强化”,全力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维护和保障受灾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强化防疫消杀,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洪涝灾害发生后,市卫健委迅速成立7支卫生防疫小分队,同步协调省疾控中心灾后防疫技术专家组进驻支援受灾地区传染病防控、环境消杀等,全市累计消杀面积达1200平方千米。在全市设置102个水质监测点,对352个饮水点(包括受灾村农民自备井用水)、市辖区3个水厂出厂水和27个饮水点管网水进行多轮次采样检测,确保居民用水安全。对全市的村庄、小区和公共场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和病媒生物滋生地,营造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

强化科普宣传,全面筑牢防疫屏障

 市卫健委通过报纸、电视、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抖音等,常态化发布病媒生物防制、消毒消杀、饮水安全、食品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卫生防疫知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其间,先后发布《公民防疫行为准则》《汛后疫情防控知识》《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及洪涝灾害防护》等温馨提醒,制作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发送手机提醒短信150万条。开通并公布4部抗洪救灾公益心理咨询热线,市县两级均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干预,邀请省级心理咨询专家举办心理援助公益讲座,累计心理疏导738人次。

强化维修维护,全面恢复医疗秩序

 市卫健委成立医疗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水毁损失核实,同步指导医疗卫生单位评估鉴定房屋建筑损毁情况。一线指导受损单位对水毁建筑进行简单维护,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外围墙等。2021年10月底前,全市448个各级各类受灾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强化资金筹措,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我市累计谋划争取医疗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和能力提升项目33个,总投资17.63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和红会资金1.83亿元,用于227个村卫生室、1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个公共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

 同时,争取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援助设备45台(件),用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救治能力;争取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救助资金510万元,帮助510户受灾计划生育女性困难家庭灾后重建、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