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狠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田间“双超”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5%
2022-07-06 01:15:01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李觊 通讯员 贾茵茵)今年我市“三夏”生产圆满收官,秸秆禁烧工作坚持“六个结合”,为夏粮颗粒归仓筑牢“防火墙”,实现了田间“双超”(处置时间超过30分钟、过火面积超过100平方米)零火点,零星火点同比下降56%,在日前全省举行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我市作典型经验发言。这是记者7月4日从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的。
常态化和重点时段结合,依法落实各项措施。我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禁烧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托《鹤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时段常态化开展依法禁烧。
在“三夏”“三秋”等关键时期,各乡(镇、街道)、村禁烧值班卡口24小时值班,应急人员随时待命,应急物资准备充分,督导组不间断对分包乡(镇、街道)、村巡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网格化管理和重点督导相结合,压实各方责任。我市建立秸秆禁烧网格管理体系,压实属地责任。强化逐级分包的网格化管理,以地定人、以火查人,严防死守、严厉处罚、严格问责。
引导和依法处罚结合,增强群众禁烧意识。在村级开展禁烧宣传,乡、村公务车都是宣传车,基层公职人员都是宣传员,让禁烧的政策规定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人防技防结合,织密禁烧“防火网”。坚持“防”字当头的理念,我市把预防作为“零火点”的首要防线,织密筑牢联防联治群防群控网络。对“蓝天卫士”监控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并强化监控平台值守,各级“蓝天卫士”监控平台坚持全年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传递信息、快速到位和有效处置。
加强应急力量储备,全市成立乡镇级应急分队44个、村级应急分队950 个,形成火情信息快速传达、火点迅速科学处置的高效应急程序。
激励和问责相结合,让禁烧既是成绩单又是高压线。严格执行工作约谈、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措施。对每个“双超”火点在省扣减50万元当地财力的基础上,市级追加处罚10万元;对于其他可燃物的焚烧点,在省里每火点扣除10万元当地财力的基础上,市级追加处罚5万元,用于奖励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先进县区和单位。
疏堵结合大力发展综合利用,为秸秆利用找好出路。我市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禁烧的治本之策,狠抓秸秆还田工作,通过大型联合收割机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集中清理处置废弃秸秆整治行动。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