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科技研发与主导产业融合互促

(上接第一版)重点开发日化原料、产品工业生产应用中节能、降耗、减排、可降解、温和型、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技术,在日化产品的原料合成技术、配套装备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物化及生物降解性能测试等技术方面保持领先,补齐我省在日化领域的科技短板。河南省日化研究院建成后将发挥科创平台作用,承担政府各级重要科技创新计划专项,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联动,实现专用科研设备的开放共享。二是辖区内美瑞科技与青岛大学共建聚氨酯材料中试基地项目,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内建成化工新材料关键工艺及应用技术开发相关中试线8条,培养中试技术人才200人,服务科技中小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以项目支撑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的实施,为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中试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及输出,促进芳纶产业链、尼龙/环氧树脂产业链、聚氨酯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服务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并力争成为促进我省化工新材料领域关键工艺及集成技术开发的主要中试基地之一,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楼阳生书记到鹤调研讲话时明确指出,实现产学研贯通、上下游一体,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农科院党组书记张文成表示,“市农科院将围绕种质种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三农’,加大与高校科研合作力度,力争让‘中国地’多用‘鹤壁种’、‘中国碗’多盛‘鹤壁粮’。”

 为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到鹤调研讲话指示精神,7月11日,市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签约建设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鹤壁研究院这一新型研发机构,市农科院承担了该机构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联合新品种展示试验、单倍体育种试验等5个科研课题研究。下一步,市农科院将开展转基因育种研究、基因编辑育种研究、双单倍体诱导技术(DH)育种研究、大数据驱动的智能育种研究和玉米分子设计育种研究。“目前我们正在列出工作台账,落实协议具体内容。与市职能部门结合,开展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注册工作,理顺工作人员、启动资金和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快速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为纳入神农种业实验室试验基地创造科技基础。”张文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