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专题报道
          

以文明创建擦亮立德树人底色
——记“鹤壁市文明校园”市兰苑中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2021年,学校教师志愿者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



学校开展教师志愿者服务活动。



学校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本报记者 秦颖

 近日,走进“鹤壁市文明校园”市兰苑中学,生机与活力扑面而来,整洁美丽的校园充满人文、书香气息。走进教学楼,处处彰显着该校文化底蕴及人文关怀的育人理念。教学楼楼梯间有诗、有画、有书法、有名言、有古贤诗文;走廊随处可见的灰色镂空图案,让人仿佛置身雅致的江南园林;南北两座教学楼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俊逸书法、优雅舞蹈、艺术品鉴赏等内容,三个空间的打造,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们的品行。

党建引领 筑牢坚强组织堡垒

 市兰苑中学党支部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理论武装中磨练思想品质、在组织生活中锤炼党性修养、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能力素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筑坚强战斗堡垒。

 班子带头,压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始终抓牢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带头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把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教育教学工作与党的建设“两手抓、两促进”。

 思想为先,坚持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坚持把党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全体教师例会、专题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走进红色基地等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做到将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注重实效,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活力。党支部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精心谋划主题党日活动,设立党员示范班16个、党员示范岗32个。有效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党员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学习,重温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营造文明、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铸魂育人 锤炼优良师德师风

 建设文明校园,教师队伍是关键。多年来,该校注重锤炼优良师德师风,引导全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学校加强对职业道德的督查,多次召开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教师大会、线上培训、书法评选等活动,选树典型,评选校级师德先进个人,营造人人争当“四有”好老师的浓厚氛围。

 该校加大教师业务进修力度,大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新老教师结对,为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创牌子,通过评比教学新秀等活动,培养一批校级教学能手,形成人人争上游、个个比贡献的良好风气。

 开展名师引领工程。通过班主任结对子、学科教师结对子,使青年教师成长进入快车道。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作用,做好教师培训讲座任务,“中原名师工作室”和“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已成为该校创建省级文明校园的重要名片。其中,吕娟中原名师工作室整合了30个研修主题,4名教师在省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4名教师已成长为省级、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师成为文明创建、创新的生力军。

多彩活动 深挖校园文化内涵

 该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深挖校园文化内涵,围绕“爱国、诚信、文明、友善”四个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该校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构建具有兰苑特色的“君子教育”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建设文明校园、文化校园。自主开发了4个“兰xin”系列学生校本课程和1个“兰味”教师成长课程。打造了少年君子图、君子文化长廊、君子大道、楼宇文化墙、宣传橱窗等硬件设施。充分利用“一训三风”、校歌、君子操等校园文化符号,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教育。

 该校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健康成长”,少年君子操比赛,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学生、市级优秀班主任等德育活动100多项,实现德育网络全覆盖、“五育”并举的目标。该校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育人新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师生参与度达100%。

 本稿配图由市兰苑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