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 岁物丰成
——鹤山区教育体育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纪实
2022-09-07 08:32:50
鹤山区教体局召开“县管校聘”工作推进会议。
鹤山区中新小学常态化教学场景。
□鹤报融媒体记者 王志刚 通讯员 刘常利 朱瑞红
8月26日上午,鹤山区实验中学的竞聘教师个个斗志昂扬、教态从容、选材精巧、争分夺秒,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自身教学风采。台下评审小组当场打分,“教师竞聘”在有条不紊中推进,真正实现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将“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向了高潮。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向城区集聚,鹤山区乡村学校学生逐年减少,城区学校学生相对增加,进而造成城区学校教师相对短缺,偏远乡村学校师生比持续下降,部分学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出现,城乡、校际师资不均也成为鹤山区面临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就如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鹤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教育工作,深入基层,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区教体局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为抓手,以“县管校聘”为改革契机,实施“12133”行动,鹤山区举全区之力坚持将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面启动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巩固提升城乡均衡、公平共享的发展格局,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向老百姓交出满意的答卷,让“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梦想逐步变成现实。
建立“一个组织”,保障资源整合到位
鹤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工作。2021年,作出了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的重大决策部署,专门成立鹤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委编办、区教体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按照“任务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具体责任化”要求,明确责任主体,细化项目时间节点、目标任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在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方面积极谋划,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目标和区级政府目标台账清单,保障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着力“两个规划”,确保布局科学合理
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得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为此,鹤山区出台《鹤山区教育卫生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印发《关于印发鹤山区“十四五”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的通知》,明确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鹤山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由成员单位参加的学校布局调整座谈会,听取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建立布局调整联席机制,随时解决调整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稳妥推进学校撤并工作,鹤山区教体局也多次组织撤并学校的校长进行座谈,围绕学校办学规模、教师配置、经费运行、校舍场地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同时,到布局调整学校协同组织召开中层干部会、教师大会、家长会、村干部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优化学校布局方案,做到“一校一案”,对资产整合、学生分流、教师分流等工作都做了比较详细的安排,不搞“一刀切”。要求各撤并学校组织工作专班,深入撤并学校就读学生家长及周边群众中,细致耐心解释说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确保了平安推进学校撤并工作。
截至目前,将运输队小学、龙宫小学2所小学和东头小学、大闾寨小学等4个教学点合并到了附近学校。将杨邑小学、嵩山小学等5所小学调整为了教学点。保留了中山小学、实验中学、竹林学校等12所中小学,促进了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发展,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健全“一个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为推进鹤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学校布局调整,鹤山区教体局积极探索“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教师交流机制,盘活教师资源,激发队伍活力。学校要发展倒逼改革变“学校人”为“系统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被激活,多年积累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师职业倦怠等顽疾正在破解。一年来,安排义务教育学校交流、支教校长、教师86名,其中校长2名,占符合交流条件的校长比例达16%。因撤校并点,学校调整后,根据班师比,农村教师需求减少,经征求教师个人意愿,调整农村学校教师40人到城区学校。教师不再是“一校定终身”,而是从“校管”变为“区管”,实现统一管理。关系理顺了、渠道畅通了,区教体局坚持贯彻落实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规范、有序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加强了教师流动,优质资源辐射力明显增强,全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一盘棋下活了。
坚持“三个聚焦”,提升学校硬件建设
为进一步扩大优势学校教育资源,学校撤并后,鹤山区集中财力,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目标,着力“三个聚焦”,弥补校园硬件不足问题。一是聚焦优质资源,强化条件提升。制定《鹤山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方案》,对保留的8所中小学寄宿制学校,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先后完成了实验中学宿舍楼、中新小学宿舍楼等建设项目,确保了寄宿制学校的数量和规模能够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和需寄宿学生的需求。对北辰中学等11所学校分别实施教学楼装修,新建、改造厕所,更换吊顶,校园环境提升等项目。二是聚焦灾后重建,补齐学校短板。去年特大暴雨灾害后,启动灾后自救工作,加快推进受灾学校整修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全区形成的危房(漏雨)校舍、毁坏围墙、场地或运动场塌陷等受损基础设施,全部在2021年秋季开学前完成复建任务。同时,全区学校按照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的总体思路,迅速开启了校园“美颜模式”,整地扩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通过绿化提升工程,校园成为了辖区最美的地方。三是聚焦教育信息化,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投入460万元,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为信息化薄弱学校改善信息化软硬件条件,添置200台计算机,实现成建制学校计算机教室全覆盖,完善了“三个课堂”硬件建设,教师用计算机每人一台。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坚持边应用、边建设,大胆实践,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试点,形成了用信息化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新格局。
创新“三联”模式,同步发展城乡教育
为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鹤山区聚焦城乡、校际、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堵点、难点问题,在调整学校布局、提升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以联盟办学为抓手,探索“名校+弱校”的办学模式,提升薄弱校、农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目前,全区区直优质学校结对农村学校,结对学校实行“三联”管理的模式,助推学校发展的同步提升,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一是管理联通,统一办学模式。在学校品牌、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二是队伍联建,有效盘活校际资源。畅通结对学校教师交流力度,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建立了“教研训一体化”区域研训、跟岗培养、师徒结对、“互联网+”等制度措施,促使各学科各领域在结对学校形成骨干教师引领团队。实施责任校支教交流、学科教师轮岗交流、骨干教师引领提升等多种形式的人员交流,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使师资优化的“软实力”成为学校发展驱动力。近年来,组织学科教师轮岗交流150多人次。三是教研联合,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依托“鹤壁智慧教育平台”和录播教室,大力实施“集体备课、骨干引领、同课异构、名师送教、同行互助”五位一体的教科研活动方式,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研共享,在结对学校内实行资源联合、科研联手、品牌联树,学校发展基本统一规划、教育教学基本统一安排、教研教改基本统一运作、教育资源统一共享,在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校本研训、教育科研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动互助的发展团队,合力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研组建设等方面攻坚,共同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法和对策,实现结对学校质量管理同步提升。2022年高考成绩再次实现新突破,该区4名学生被郑州大学录取,9名学生被俄罗斯等国外大学录取,中招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当前,疫情仍在持续,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教育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教育的期盼前所未有,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前所未有。面对时代交给的新考卷,群众翘首的新期待,鹤山区教体局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面推动各类教育资源优质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具特色的鹤山教育体系,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