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总结成绩交答卷践行使命再出发
2022-11-08 08:19:21
示范区风景如画。示范区创城办供图
□本报记者 苗苗
连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将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并结合创城工作实际,聚焦建设公园城市总目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南部新城区。
完善功能提品质
点亮生活新环境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示范区以城市创建为引领,聚焦城市环境、市政基础、民生设施,持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拉大,现代化城区雏形显现,全区居民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高标准建设生态绿色体系,完成河道治理6公里,打造城市水系景观70公顷,建成生态绿化景观260公顷。依托淇河生态风貌带,建设朝歌文化园、淇澳翠境园等六大公园,高质量建设南海、健康、文明条例等9个特色游园,打造41处城市微景观,对32个街角进行绿化美化,“一带、一环、七廊、多节点”绿地生态系统魅力彰显。
以“一刻钟生活圈”建设为抓手,加大民生投入,建设休闲娱乐、服务配套等65个重点民生项目,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加强城市道路、停车场、路灯、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市政基础,提升服务能力。改建扩建道路37条82公里,形成便捷城市路网;累计建成各类管网610公里,城市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设施不断完善;建成27座标准化公厕;规范道路标线10万平方米、施划道路停车位1.5万余个,建设公共停车场11个,满足居民停车需求;高标准建设鹤淇大道、泰山路、富春江路5G智慧合杆项目,提高城市智慧化水平;沿河公园、重点广场等实现特色灯光美化,坚持常态化巡查修整路灯、垃圾桶等市政设施,规范设置路名牌、路灯杆,全域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文明素养提气质
良好风气融肌理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示范区从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出发,以志愿服务活动引领社会风尚,以城市建设助力城市文化,以资源阵地打造创建品牌,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全面提升居民文明素养。
成立淇水公益联盟,引入16家社团公益组织,组建71支志愿服务队,实施“点单+项目化”运作模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次,参与群众15万人次,汇集了城市创建强大合力。
以城市建筑、城市景观、城市社区为载体,嵌入文化符号,全区共有文明元素标识800余处,打造文明条例、健康、食品安全等主题游园9个,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组织讲家风故事、诵中华经典等活动600余场,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等创建工作,推动文化、商业、文娱等资源深入互动融合,打造了辅仁中小学、朝歌文化园等一批文化特色品牌,彰显了城市软实力。
科技赋能优服务
智慧共享添便利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示范区以科技应用为支撑,创新打造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生活平台,促进线上与线下服务深度融合,着力建设“智慧城区”,让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成果广泛应用于生活,实实在在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率先建设17座智慧公交站亭。在3条主干道建设5G智慧合杆,提供共享WiFi、共享充电、一键求助、城市广播等多方面应用。打造淇河书屋“线上有声地带”,让学习随处可见。
在社区率先建设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配备公安、税务、工商、政务、不动产、社保等23台智能审批终端,让群众不出社区即可办理各类便民事项。全面加强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化警务站、智慧安防小区、智能村居等建设,全域接入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科学布防、精准打击、高效处置,让居民更安心。
推出“淇澳+”生活圈App,将线下服务与线上点单相结合,通过物业服务、啄木鸟拍客、疫情防控等10个版块,让智慧智能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在全区各村、社区安装就业招聘信息发布终端86台,大幅提升了就业服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示范区管委副主任唐海军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立足新时代、把握新要求、锚定新坐标,坚持守正创新、奋发作为,推进全域创建、全员创建、全面创建、全程创建,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