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日报02版
          

守好一方碧水清流
——市水利局积极助推我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工作综述


盘石头水库水质全年保持在Ⅱ类以上。市水利局供图


□本报记者 田白雪 通讯员 秦胜利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扎实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淇河鹤壁段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全省唯一,淇河分段管控成果被中央深改委列为全国试点总结报告典型案例;2022年我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3%,实现全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盘石头水库被列入国家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贯彻落实河湖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2022年,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巡河调研12次,市级河长巡河调研33次,带动全市各级河长巡河2.89万次,现场交办和解决问题630个,部署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和幸福河湖建设工作,推动河湖管护治理制度化、常态化。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巡河机制,“河长+民间河长”和“河长+护河员”工作机制,加强河湖日常巡查管护,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实施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三单”管理,做到以单明责、照单履责、按单督责;省级河长交办的49个“三个清单”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同时,我市编制完成了四水同治“1+9”规划,即《鹤壁市四水同治建设规划》1个总体规划和《鹤壁市水资源配置专项规划》《鹤壁市节水专项规划》等9个专项规划,均按照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以单独章节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确保规划建设项目符合生态建设要求,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为有效防范水环境风险,2022年,我市投资1.56亿元,新建改造排水管网44.07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目前,我市7个国控、省控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均值全部达到省定目标,淇河水质在全省60条城市河流中保持首位。城市建成区河段内7条黑臭水体全部被认定为“长治久清”、治理率100%。

截至目前,我市全部市管河流全部划定岸线保护范围,共划定河湖岸线419.5公里,并在网上向社会进行公示。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维护河湖岸线生态建设,2022年共投入资金2569.06万元、出动机械0.72万台次,投入人工4.3万人次,清理树障121.85万棵,拆除违法建筑8.62万平方米,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9.23万立方米,漂浮物4.82万立方米。

我市持续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严格取水许可、强化计划用水管理,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节水型载体创建等工作,促进各县区、各用水单位提高水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推动本区域和单位的水利用效率来推进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下降。

为保障盘石头水库水源地水质达标,我市积极开展库区联合执法工作,由水利、林业等部门派执法人员入驻盘石头水库管理处,开展日常执法活动,确保水源地水质达标。省生态环境厅网站公布的全省城市集中式地表水源地水质环境信息显示,盘石头水库水质全年保持在Ⅱ类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