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利部门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42个水利项目初步纳入《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2023-12-13 23:09:37
本报讯 (记者 马龙歌)今年国家发行1万亿元国债,重点用于提升北方河流防御能力。我市水利部门紧抓机遇、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打好项目建设“主动仗”,为明年水利项目建设蓄势赋能。经国家发改委初审,共有总投资51.77亿元的42个水利项目,初步纳入《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重建总体规划》。这是记者12月11日从市水利局了解到的。
为做好水利项目谋划工作,市水利局主动作为,提前成立项目谋划工作专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多次深入一线查勘调研,分析讨论短板弱项,摸清水利家底,积极谋划我市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和能力提升类项目。谋划的水毁修复、水库、河道治理、蓄滞洪区等项目总投资152亿元,初步纳入《河南省漳卫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项目申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和落地。为进一步做好项目申报,我市多次向省水利厅及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汇报沟通,与技术服务单位对接研究。借助国家编制《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东风,按照政策投向和支持领域谋划的97个项目全部填报、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总投资151.92亿元。
我市尤其注重项目前期工作,先后8次召开县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会议,加快推进项目立项审批及前置要件办理工作,不断提升项目成熟度。特别是在国家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之际,按照上级要求和项目申报指南,我市对已谋划项目作了再对接、再扩充、再提升。针对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骨干防洪治理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等投向领域,及时谋划申报108个项目、总投资142.59亿元。
结合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有关意见,市水利部门还对我市申报项目要点和争取国债资金支持方向进行了再安排、再布置,为明年项目开工做足准备。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加大水利项目谋划力度,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快项目实施力度,全面提升我市防洪减灾能力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