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公婆
2013-06-05 00:45:42
□于淑秋
闹洞房,现在泛指熟人、朋友、同事在新郎新娘成亲当日对其的逗乐、嬉闹行为。不知什么时候,玩家们也将新娘的公公婆婆当成了逗乐的头号大戏,挖空心思、想尽招数来戏谑、开涮公公婆婆,逗得围观者捧腹大笑。而被恶搞的老两口,不但不恼怒,反而还美滋滋的。
我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百姓结婚,农村有一种“抹锅灰”的乡俗。即结婚典礼那天,村里的邻居或相识(亲属绝不参加)要抓一把锅灰,涂在公公婆婆的脸上,将老两口抹成大花脸,使婚礼更加热闹与滑稽。公婆被手持锅灰的人追得满村乱跑,但最终也逃不掉大花脸的命运。后来,乡俗逐渐形成了婚庆规矩,如果没有人往公婆的脸上抹锅灰,则说明公婆平日里人缘不好。抹得越多,说明此户人缘越好,公婆越高兴。
此风俗后来传进城市,抹锅灰变成了抹鞋油。前几日,我去淇滨区的一个居民小区,赶上一场热闹的婚礼,亲眼目睹了更热闹的一幕。老公公的头上被人戴了一个棕色卷毛的女人假发,除了红花之外,上面还竖着一个绿色饮料瓶子,瓶口冲天。假发鬓角的两端垂下一对小灯笼,挂着长长的红穗子。老公公的脸上被人画上竖眉、麻子点、胡须,然后再涂上圆圆的大红脸蛋,鼻子嘴巴全染成白色,整个造型像只“虎妖”。就这,人们还嫌不过瘾,又在老公公的额头写上“大王”二字。既是“大王”,须有“披风”,人们就找了一块花布代替,系在老公公的脖子上。好家伙,活脱脱一个《西游记》里面的“虎王妖怪”。
再看老婆婆,也被人戴着一个卷毛假发,上面一头的花和穗子。她脸上画有虎眉、虎须、麻子坑、黑痣,并涂有红脸蛋、红嘴唇,眉宇间也被人写上了一个醒目的“王”字。
随着婚庆司仪高喊“二拜高堂”,老两口接受新郎、新娘的鞠躬礼。然后,服从司仪的指挥,与新郎、新娘合影留念。面对如此打扮的公婆,一身婚纱的新娘想笑而不敢笑,只有鼓着嘴使劲憋着。新郎、新娘入了洞房之后,花脸公婆在玩家们的监督下不许卸妆,依然顶着这身行头进酒店大厅,为参加婚礼的客人敬烟敬酒、拱手致谢,引得酒店里的服务员哈哈大笑。
花脸公婆成了婚礼上的闪光点,风头甚至盖过了光彩照人的新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