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追求绿色的GDP———上半年我市GDP增速全省第一探析
2013-08-13 00:37:03
□本报记者 汪丽娜
见习记者 王峥
今年全市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运行,良好的态势让我市经济增速领跑全省。上半年,我市生产总值(GDP)达到29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1%,增速位居全省18个省辖市第一。
“如今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工业效益快速提高,多项投资彰显了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产业转型不仅拉动经济增长,也让高技术产业发挥了节能减排的作用,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深度融合,绿色理念使我市走出了一条不单纯以GDP论英雄的新路子。”市统计局副局长万太金在分析经济形势时欣喜地告诉记者。
产业转型升级项目
建设势头强劲
富士康鹤壁科技园A区一期项目、赛德食品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中式营养快餐项目、河南宇风公司年改装5万辆特种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在一个个项目建设工地采访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高悬的塔吊、林立的车间和挥汗如雨的建设者,他们共同营造出一个个火热的建设场景。
在“大招商、招大商”的招商过程中,我市正在着力谋划和引进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随着招商引资效益的显现,各个落地项目或在建设,或已投产,现代煤化工、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金属镁精深加工等特色主导和新兴先导产业集聚态势日趋良好,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凸显,为我市GDP的增长添上了重要的“砝码”。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5.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四。
在项目建设的拉动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3亿元,同比增长22.4%,有力地带动了GDP的增长。
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节能减排贡献大
到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记者透过玻璃窗,看到许多穿着整洁的工作服、戴着口罩的科研人员正在仪器前紧张有序地操作着。在他们手中,一项项高科技成果转化成芯片产品。该公司与中科院合作的光分路器芯片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已经量产;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生产线也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仕佳公司是我市高技术产业的一个代表。随着我市产业转型进程的加快,高技术产业对GDP的贡献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而且其优势越来越显现。
目前,我市共有33家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共涉及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四个行业。这些产业是节能减排的排头兵,由于耗能低,也是我市绿色GDP的推动者。上半年,我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让人欣喜,共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3.7亿元,同比增长31.6%。
从投资上看,我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高涨,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27.7%。
三产投资步伐加快
三个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晚上9点才等到了座位。”8月11日晚,市民刘女士谈起她日前的一次就餐经历时说,那天淇滨区一家西餐厅开业,排队的顾客里三层外三层,以致店家不得不采取发放序号的办法限制客流。
西餐厅的兴隆正是我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写照。随着构建新型产业基础和新型城市骨架步伐的加快,我市呈现出一、二、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商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如今,淇滨区北边有裕隆购物中心,南边有银兴国际广场、中凯国际商业街以及在建的裕隆时代广场,大型商业的聚集处、休闲娱乐的集中场所以及购物集散地正在不断增多。
这边商场里熙熙攘攘,那边新的商业项目正加紧建设。今年以来,我市第三产业发展平稳,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6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更是发展迅速,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及其他服务业也在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