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复旦大学发明新结构晶体管有望让电子芯片的性能实现突破性提升

据央视新闻联播消息 如何让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电子产品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功耗更小,在最新一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上,中国科学家的一项半浮栅晶体管研发成果引起了世界关注,因为它有望让电子芯片的性能实现突破性提升。

在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我们见到了这种新结构晶体管的样品,只从外观上看它非常普通。

秘密就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结构上,晶体管是构成电子芯片的基础材料,过去主要有两类,一种叫MOS晶体管,它简单的结构很适合进行高速运算,但是一断电就会丢失数据。

另一种晶体管叫做浮栅晶体管,它增加了一个叫浮栅的中间层,适合对数据进行长时间保存,但是速度却要慢得多。

多年来,全世界的科技和产业界都想结合这两种晶体管的长处、弥补它们的缺陷却一直没有人能实现,如今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率先解决了这个难题,就是在原来浮栅晶体管的结构中嵌入一个可以控制电流的小晶体管。

这样的速度,使半浮栅晶体管完全可以满足高速存储的要求,而且它本身可以控制电流,一支晶体管就可以取代过去多个晶体管组成的电路单元,或者省掉电容等大量元件,从而实现更小更快的目标。

据估算,目前仅电脑CPU、内存和数码相机感光器件三大领域就至少有上千亿美元的市场,半浮栅晶体管技术完全可以让这些产品实现大幅度的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