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 日报03版
          

“鹰眼”民警张琳宏:不让一份“问题户口”漏网———鹤山派出所“群众身边的好民警”报道之二

□淇河晨报记者 夏国锋

 

“对不起大姐,您想把儿子户口迁入辖区享受就学优惠政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是非农业户口,落户的家庭是您的远门亲戚,您一家人也不在村里住,这与政策不符合,不能迁入。”8月20日,在鹤山派出所社区警务大队三中队的户籍室内,民警张琳宏微笑着向一位女士解释,经过耐心劝说该女士终于想通了。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户籍迁移变动比较大,再加上部分居民出于不同的目的打擦边球办户口,这就需要民警在工作中仔细甄别,及时发现重户、年龄不符等问题。”张琳宏说,如果让“问题户口”蒙混过关录入系统,以后再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张琳宏2002年从警,在户籍警的岗位上干了10个年头,她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公务员,2012年还被评为市级优秀人民警察,对户籍管理的重要性她最清楚。

“由于历史和非主观原因,全国户籍管理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早期全国系统未联网造成一人多户、重户等问题。这首先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其次少数人可能会利用‘问题户口’做出重婚、恶意贷款、拐卖婴儿等违法行为,由于有不同身份做掩护,公安机关破案时会非常困难。”张琳宏说。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问题户口”漏网呢?张琳宏除了依靠在户籍岗位积累的经验外,还把她在刑警队当情报信息员时练就的信息平台管理技能与户籍工作相结合,很快将不少打擦边球办“问题户口”的人甄别出来,同事们都称赞她是“鹰眼”户籍内勤。

今年7月23日,有一个叫高珂(化名)的女士来补办二代身份证,30岁了竟没办过身份证,对方解释是一直在外地打工没办。直觉告诉张琳宏可能有问题,她把高珂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在情报信息平台上检索,发现有一个叫高阳(化名)的人与高珂关联。而巧合的是高珂户口簿上也有一叫高阳(化名)的人,可能是重户。她又在全市人口信息系统上检索,找出一个叫高阳的,比对照片发现两人实为同一人。再检索高珂发现去年有个迁往外市的高珂,两人年龄不符合但照片一样,可以确定为重户。

“传统的核对模式需要到社区找人,问笔录,查档案等,几天时间也不一定能调查清楚。如果利用全国公安机关跨区域协作办案平台、全国逃犯信息系统、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信息系统等平台,综合查询身份证、户口簿、手机号、照片、机动车驾驶证等信息由此及彼、纵横联系,可以达到相互印证辅佐核查的作用。原来花几天时间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坐在电脑前10分钟就能调查清楚,方便了群众也方便了民警。”张琳宏介绍。   

据了解,张琳宏利用综合信息平台每月都能查出四五个重户、十七八个年龄不符的“问题户口”。自去年7月重新从事户籍工作以来,她发现假《出生医院证明》并扣留的有16起,使专门帮办“新生儿持假证入户”的闲杂人员无生意可做。

“我们在办理户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收集各类信息录入情报信息平台,为其他单位比对提供帮助,达到信息共享的最大化。”张琳宏说。